[实用新型]一种植保无人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505.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27;H02K5/04;H02K5/18;H02K5/173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端盖 转盘 转轴 磁极 定子板 外转子 绕线 轴孔 本实用新型 边缘连接 凸起结构 边缘处 内定子 上围板 下围板 轴套 电机 磁极方向 定位轴肩 散热性能 圆周布置 转轴配合 空心轴 连接座 上边缘 上表面 上端处 下边缘 永磁体 中心处 质轻 轴承 种植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植保无人机电机,包括下端盖、内定子和外转子。下端盖的边缘处设有垂直于下端盖表面的下围板,下围板的下边缘与下端盖的边缘连接;下端盖的上表面设有定子板,所述的内定子包括多个绕线磁极,绕线磁极沿定子板的圆周布置,且绕线磁极的磁极方向为定子板的半径方向;下端盖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转轴,轴孔处还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承;转轴为空心轴,转轴的上部与外转子连接,且转轴的上端处设置有定位轴肩,外转子包括转盘和上围板,上围板的上边缘与转盘的边缘连接;转盘的中心设有连接座;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连接有永磁体。本实用新型质轻,散热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电机。
背景技术
旋翼无人机作为无人机的一种,是一类通过螺旋桨正反旋转与转速控制提供飞行器升力与飞行器姿态调整的飞行器,其续航时间短,载重量适中,具有可悬停的优点,尤其适合需要悬停工作的场合,如影视航拍、电力跨线作业等,同时,无人机还大大应用到了农业、种植业等领域。但是现有的旋翼无人机的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电机的综合性能上,传统的无人机电机重量较大,耗能高,影响了无人机的续航;同时电机的散热性能差,无人机长时间使运行后,电机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维修困难,因此电机只能进行更换,增加了成本。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如下:
1.无人机的重量控制均按照克来计量,要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常用方法是减小自重,然而受无人机结构的限制,植保无人机需要较大的载重能力,电机必须有足够的升力,否则植保无人机无法正常进行作业。
2.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及时进行散热,为了便于散热,大多无人机的电机通过在电机上开散热孔,然而植保无人机需要运载药物进行喷洒作业,飞行环境较为恶劣,药物会从散热孔进入电机内部,对电机内部结构造成破坏,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当下的无旋翼无人机应用在农业植保领域时,不能较好的满足需求;在改善旋翼无人机的电机的综合性能方面,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保无人机电机,旨在对电机的结构进行改进,降低了电机的整体重量,同时提升了电机工作参数,使单个电机能够提供更大的升力;并且将电机的整体进行覆盖,对电机的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保护,同时电机能够实现充分的散热,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保无人机电机,包括下端盖、设置在下端盖内的内定子、设置在下端盖上且与下端盖相对转动的外转子。
具体地说,所述的下端盖为圆形,下端盖的边缘处设有垂直于下端盖表面的下围板,下围板为环形且下围板的下边缘与下端盖的边缘连接;下端盖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定子板,所述的定子板与下围板同轴;所述的内定子包括多个绕线磁极,绕线磁极沿定子板的圆周布置,且绕线磁极的磁极方向为定子板的半径方向,所述的多个绕线磁极电连接且连通到外部电源;所述的下端盖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轴孔内设有转轴,轴孔处还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轴承;所述的转轴为空心轴,转轴的上部与外转子连接,且转轴的上端处设置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与外转子的外表面贴合;所述的外转子包括转盘和上围板,上围板为环形,上围板的上边缘与转盘的边缘连接,且上围板的内径大于下围板的外径;转盘的中心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与转轴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转盘的边缘处间隔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连接有永磁体。
进一步的,为了将绕线刺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所述的围板上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为圆形且沿围板的圆周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机的转矩,所述绕线磁极的数量为十二,绕线磁极包括铁芯和在铁芯上绕制的铜制线圈,多个绕线磁极连接到三相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盛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