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5783.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明;高应鹏;徐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0 | 分类号: | B22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齿轮 自动出料组件 导料组件 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 落砂机构 槽体 阀门 铸造 回力弹簧 自动输料 出料孔 储料盒 传动轴 导向轮 螺母座 密封环 气弹簧 驱动轴 输料管 上端 导套 顶杆 滑块 输料 丝杆 推板 载盘 转盘 叶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包括箱体、进料斗、导料组件以及自动出料组件,所述进料斗安装在箱体上端面上,所述导料组件设置在进料斗内,所述导料组件包括转盘、叶片、锥齿轮一、凹槽一、螺母座、丝杆、框架、导向轮、凹槽二、锥齿轮二、传动轴、驱动轴、锥齿轮三以及锥齿轮四,所述自动出料组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自动出料组件包括槽体一、滑块、气弹簧、储料盒、输料管、顶杆、回力弹簧、推板、载盘、槽体二、出料孔、导套以及密封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均匀输料的功能,还实现了自动输料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属于阀门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无法实现砂料均匀输送功能,功能性不足;现有技术中的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无法实现自动出料功能,出料效果不佳,所以急需要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阀门铸造用落砂机构,包括箱体、进料斗、导料组件以及自动出料组件,所述进料斗安装在箱体上端面上,所述导料组件设置在进料斗内,所述导料组件包括转盘、叶片、锥齿轮一、凹槽一、螺母座、丝杆、框架、导向轮、凹槽二、锥齿轮二、传动轴、驱动轴、锥齿轮三以及锥齿轮四,所述自动出料组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自动出料组件包括槽体一、滑块、气弹簧、储料盒、输料管、顶杆、回力弹簧、推板、载盘、槽体二、出料孔、导套以及密封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料组件中,所述转盘安装在驱动轴前部位置,所述叶片固定在转盘环形侧面上,所述锥齿轮一安装在丝杆下部位置,所述凹槽一开设在进料斗内左侧面上,所述螺母座设置在丝杆上部,所述丝杆安装在凹槽一内中部位置,所述框架安装在螺母座右侧面上,所述导向轮固定在框架右侧面上,且导向轮装配在凹槽二内,所述凹槽二开设在进料斗内右侧面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在进料斗内左侧,所述驱动轴安装在进料斗内下部位置,所述锥齿轮二固定在传动轴左端,且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相啮合,所述锥齿轮三固定在传动轴右端,且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相啮合,所述锥齿轮四安装在驱动轴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叶片呈环形等距排布在转盘环形侧面上,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进料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砂料倒入进料斗内,砂料掉落至叶片上,并推动叶片移动,叶片移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驱动轴在进料斗内转动,进而转盘同时带动三组以上叶片同时转动,叶片将砂料均匀输送至进料斗内底部位置,从而实现了均匀输料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通过安装座与进料斗相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螺母座通过滚珠螺母副与丝杆相连接,所述框架外表面上安装有清洁刷,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砂料倒入进料斗内,砂料掉落至叶片上,并推动叶片移动,叶片移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驱动轴在进料斗内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锥齿轮四转动,锥齿轮四转动带动锥齿轮三转动,锥齿轮三转动带动传动轴在安装座内转动,传动轴转动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转动带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转动带动丝杆在凹槽一内转动,滚珠螺母副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进而螺母座在丝杆上移动,螺母座移动带动框架移动,框架移动带动导向轮在凹槽二内移动,进而框架在进料斗内移动,框架移动带动清洁刷移动,清洁刷移动将进料斗内壁上的砂料进行清理,从而实现了进料斗内壁砂料自动清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环形侧面下部安装有限位盘,螺母座在丝杆上向下移动时,当螺母座与限位盘接触后,限位盘阻挡螺母座向下移动,避免了螺母座超行程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5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抽气的全自动起模真空“V”法生产线
- 下一篇:铸件检测用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