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063.9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10037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液 氨水 中和反应罐 储存罐 连通管 中和罐 主反应罐 安全罐 连通 二氧化氯发生器 进液管道 电磁阀 中和塔 氨液 氨气 本实用新型 出气管道 顶部设置 顶端设置 连通管道 排气管 排污阀 隔体 分隔 吸收 密封 | ||
1.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包括主反应罐(4),所述主反应罐(4)顶部、底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出气管道(8)、第一排污阀(3)和进料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和反应罐,所述中和反应罐中部设置的密封隔体,将所述中和反应罐分隔为氨水储存罐(6)和位于所述氨水储存罐(6)下方的余液中和罐(7),所述主反应罐(4)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余液中和罐(7)连通,所述氨水储存罐(6)与所述余液中和罐(7)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102)连接,所述第三连通管(102)上设置有注氨电磁阀(13),所述余液中和罐(7)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阀(32),顶端设置有排气管(11),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氨电磁阀通信连接的PH计(14),所述氨水储存罐(6)顶部设置有氨气出气管道和氨液进液管道,所述氨液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氨电磁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反应罐(4)与中和反应罐之间设置一个安全罐(5),所述主反应罐(4)与安全罐(5)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10)连通,所述安全罐(5)与中和反应罐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101)连通,第一连通管(10)与安全罐(5)连接处的高度大于第二连通管(101)与安全罐(5)连接处的高度,第二连通管(101)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5),设置在安全罐(5)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出气管道(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罐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为锥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液进液管道连接在所述氨气出气管道上,所述氨气出气管道一端连接在氨水储存罐(6)顶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排气管(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罐(4)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为锥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酸液进料管道和氯酸盐进料管道,所述酸液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所述氯酸盐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罐(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全阀(9)、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有第三安全阀(92)以及所述氨气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安全阀(9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液吸收中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罐(5)顶部和底部设置为锥体结构,所述安全罐(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全阀(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泰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0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用中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自动加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