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超晶格加热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789.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亚养;徐文佳;廖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2;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24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玻璃 超晶格 隔热垫 底托 耦合连接器 电极 加热壶 提手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节能环保 电热膜 喷涂 热壶 加热 电机 印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热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超晶格加热壶。包括石英玻璃壶、提手、隔热垫和底托,所述的石英玻璃壶设置在隔热垫上,所述的隔热垫设于底托内,所述的底托内设有耦合连接器,所述的提手设置于石英玻璃壶身旁,所述的石英玻璃壶上喷涂有纳米超晶格电热膜和印刷有电极,所述的电极与耦合连接器连接。节能环保,加热快,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超晶格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热壶普遍使用两种,一种是发热丝加热壶,一种是发热板加热壶,这两种加热炉在市面上均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发热丝和热板产生的热量由于要经过几层导体才能传导到要加热的溶液,热能不可能 100%被得到利用,部分热能从导体损失掉了,就形成能量损失。从而造成延长时间加热耗电高等问题。另外发热丝水壶容易形成水垢和黑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纳米超晶格加热壶,节能环保,加热快,热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超晶格加热壶,包括壶体和底托,所述的壶体设置在底托上,所述的底托内设有隔热垫和耦合连接器,所述的壶体底部上喷涂有纳米超晶格电热膜和印刷有电极,所述的电极与耦合连接器连接。
纳米超晶格电热膜是一种多晶硅半导体新材料,利用硅的超低电阻率的特点,在硅元素中按比例添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采用纳米级技术将发热材料细化成纳米级颗粒,以复杂工艺经过800度烧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硅导化合物,使其沉积在载体内表面并获得3-5微米厚的导电发热层,导电发热层与多晶硅管形成一体。多晶硅管既是导电介质,同时也是绝缘体。纳米超晶格发热元件是通过电磁振动转变为4-15微米的远红外,以定向的面辐射加热水和其他需加热体,与被加热体形成最大辐射面,从而形成最大导热值,阻抗极微,感抗系数不超过0.02%,导热速度0.1秒。作为一种以面代替线的发热元件,具有电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远红外辐射加热功能等特点,还同时兼具不结水垢、耐酸碱等特点,从而能长期保持99%以上的热效比,工作电压4V~400V 都可以工作。
因此纳米超晶格电热膜相对于现有的发热丝热水壶和发热板热水壶,本装置的发热功率更加高,且更加环保安全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产品还包括隔热垫,所述的隔热垫设于壶体下方。通过隔热可以降低装置内部的温度,避免壶体底部的连接导线和其他元器件处于高温状态导致使用故障和老化,使其寿命缩短。
进一步的,本产品还包括反射板,所述的反射板设于壶体下方。通过反射板能够改善温升,反射热量至壶体,避免热损失,提高发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超晶格电热膜上设有电极,所述的纳米超晶格电热膜通过电极与耦合连接器连接形成通电回路。电极的作用是把电热膜接入到电路中去,给电热膜提供电源,产生电热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超晶格电热膜的印刷形状包括圆形、环形、梯形、矩形、规则多边形或椭圆形。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设计,采用不同的印刷形状。
圆形印刷分为两种,内圆直径在10-100之间。外圆直径在50-500之间。或圆直径在50-50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对称设置在纳米超晶格电热膜的两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提手,所述的提手设于壶体侧壁。提手可方便使用者提起水壶,不会烫手,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壶体为石英玻璃壶。使用传统的金属壶体,例如铝制的壶体,长期使用存在铝元素游离于水中的可能,铝对骨骼的毒性,铝摄入过多,会沉淀于骨中,这些富集的铝会通过钙化组织中的钙、磷以及与维生素D相互作用。干扰骨磷酸产生和骨内钙、磷的形成,出现骨痛、骨易折等症状,引发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等,因此使用石英玻璃壶,环保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