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自动收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8357.5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施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胶带橡胶(淮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本实用新型 自动收料机 工作效率 平移组件 收料 辅助组件 收料组件 侧横档 车组件 后横档 斜坡板 右平板 左平板 粘连 挡块 底框 垫块 拉出 推车 铺设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自动收料机,包括底框、斜坡板、左平板、支柱、右平板、侧横档、第一挡块、后横档、垫块、推车组件、第一平移组件、第二平移组件、收料组件和辅助组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橡胶的自动等间距收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橡胶相互粘连和空间浪费,提高了利用率;同时,橡胶直接收料并铺设在推车上,拉出推车后就可直接进行运输,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自动收料机。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在生产后由于温度较高而容易发生粘连,因此需要在收料后进行晾干冷却,以往的橡胶收料机大都为半自动方式,采用人工手动完成收料,工作效率低,而且收料的间距不稳定,间距过小时容易造成橡胶的相互粘连,间距过大时造成空间浪费,造成利用率较低;同时,收料后需要再次转移到推车上进行运输,进一步影响了工作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对橡胶的自动等间距收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橡胶相互粘连和空间浪费,提高了利用率的橡胶自动收料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橡胶自动收料机,包括底框、斜坡板、左平板、支柱、右平板、侧横档、第一挡块、后横档、垫块、推车组件、第一平移组件、第二平移组件、收料组件和辅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上方两侧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分布的左平板和右平板,所述左平板的上平面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支柱,所述右平板的上平面两端也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支柱,所述底框的前侧固定有斜坡板,所述斜坡板的内侧两端分别与左平板和右平板的一端相固定;位于所述底框后侧的两个支柱之间固定有水平分布的后横档,所述左平板上的两个支柱之间和所述右平板上的两个支柱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水平分布的侧横档,每个所述侧横档的上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两个垫块;所述底框的上方内部还设置有推车组件,所述推车组件包括推车、托杆、挂杆、顶杆和把手;所述推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水平分布的托杆,每个所述托杆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水平分布的挂杆,左侧的两个所述挂杆分别架设在左平板上的两个垫块的上平面上,右侧的两个所述挂杆分别架设在右平板上的两个垫块的上平面上,所述推车的下端位于左平板和右平板的上方并与左平板和右平板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推车的前侧中部固定有横向分布的把手,所述推车的上端设置有六个等间距且相互平行分布的顶杆;四个所述支柱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挡块。
优选地,四个所述支柱的上端装设有第一平移组件,所述第一平移组件包括第一底梁、第二底梁、第一移动板、第一滑块、L型架、第一电机、第一导轨、第一齿条、牵引板、轴承、第一齿轮、连接轴、第二导轨、第二移动板、第二滑块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底梁下侧侧面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平板上的两个支柱的上端,所述第二底梁下侧侧面两端分别固定在右平板上的两个支柱的上端,所述第一底梁与第二底梁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底梁的上侧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导轨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导轨位于第一齿条的外侧;所述第一导轨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均固定在第一移动板的下平面上;所述第二底梁的上侧侧面上固定有第二导轨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导轨位于第二齿条的外侧;所述第二导轨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均固定在第二移动板的下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上平面内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牵引板,所述牵引板的下平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吊耳,每个所述吊耳中均嵌入固定有一个轴承,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牵引板上的两个轴承且均套设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两个吊耳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啮合连接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上侧齿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上平面外侧固定有L型架,所述L型架下端外侧装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与连接轴的一端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胶带橡胶(淮安)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胶带橡胶(淮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8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异件对中结构
- 下一篇:U型钉倒钉扶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