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9545.X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超;蔡兵华;周志;肖振;钟长记;袁继开;陈舜;刘儒风;屈秦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模板 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结构底板 组合钢模板 面板装置 支撑系统 支撑装置 操作平台 端部连接 快速连接 面板结构 施工平台 围护结构 螺栓 脱模剂 外侧面 侧墙 墙面 涂刷 正对 吊车 光滑 成型 平整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包括面板装置和支撑装置,面板装置主要包括钢模板面板和操作平台,钢模板面板设于结构底板的上部,且与围护结构正对布置,钢模板面板的内侧面涂刷有脱模剂,钢模板面板的外侧面安设施工平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设于钢模板面板的底部,钢模板面板通过第一支撑结构与结构底板的端部连接固定;钢模板面板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结构与结构底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模板面板结构设计合理,各钢模板面板之间均可通过螺栓快速连接,不受侧墙尺寸的影响,减少了吊车吊次及工人操作时间;且墙面成型后缝隙少、外观光滑、平整,表观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快速发展,高大模板支架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综合管廊等地下工程的结构施工中。目前,木模板支架体系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施工主要方法。然而,木模板支架体系模板间拼装精度要求高,且需要搭设满堂支架作为侧墙模板的支撑体系,耗时长;木模板强度低,易发生变形大、模板拼缝处开裂、漏浆,导致脱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使地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困难;同时,经多次周转使用过程中,模板损耗较大,经济性和环保性较差。随着社会对地下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钢模板支撑体系成为了提高地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质量的用于地下工程结构侧墙施工的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包括面板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面板装置主要包括钢模板面板和操作平台,所述钢模板面板设于结构底板的上部,且与围护结构正对布置,钢模板面板的内侧面涂刷有脱模剂,钢模板面板的外侧面安设施工平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于钢模板面板的底部,钢模板面板通过第一支撑结构与结构底板的端部连接固定;所述钢模板面板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结构与结构底板相连。
按上述方案,第一支撑结构包括定位条、丝杆、加固板和丝杆螺帽,所述定位条设于钢模板面板的底部,并列的两个定位条之间形成卡槽;所述丝杆的一端预埋于结构底板的端头,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卡槽和加固板,与丝杆螺帽相适配。
按上述方案,在加固板和丝杆螺帽之间设置垫板,所述丝杆依次穿过卡槽、加固板和垫板,与丝杆螺帽相连。
按上述方案,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两组平行布置的斜撑杆结构,斜撑杆结构的一端与钢模板面板相连,斜撑杆结构的另一端与底板结构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斜撑杆结构包括斜撑杆,斜撑杆的上端配置有上耳板,上耳板通过锚栓与设于钢模板面板外侧面的上耳板A相连;所述斜撑杆的下端配置有下耳板,下耳板通过锚栓与设于结构底板上的预埋钢板相连,预埋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结构底板连接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斜撑杆的两端端头螺纹连接有短杆,短杆上设有上耳板或下耳板,上耳板和下耳板上均开设有与锚栓相适配的耳板孔;所述斜撑杆上开设有斜撑杆长度调节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钢模板面板的外侧面间隔布置有横向的背楞和纵向的加强肋,所述施工平台固定在背楞上;所述加强肋的下端与定位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钢模板面板结构设计合理,各钢模板面板之间均可通过螺栓快速连接,不受侧墙尺寸的影响,减少了吊车吊次及工人操作时间;且墙面成型后缝隙少、外观光滑、平整,表观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各构件均采用耐久性较强的钢制材料,安装、加固便捷,且可重复利用,一方面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施工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车站公共区五段式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管廊沉陷病害整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