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阀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9673.4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8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张清明;李向东;孟勇;刘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6361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杆 阀板 球头压盖 球头 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 阀门支架 高炉炉顶 连接装置 石墨垫片 放散阀 均压 冶金行业高炉 可靠连接 炉顶设备 螺栓固定 驱动连接 上下开关 上端 从阀板 缸杆端 下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阀连接装置,属于冶金行业高炉炉顶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液压缸(1)、阀门支架(8)、阀杆(12)、阀板(21)、石墨垫片(22)和球头压盖(23),阀杆(12)固定在阀门支架(8)上,阀杆(12)的上端与液压缸(1)的缸杆端驱动连接,阀杆(12)的下端设有阀杆球头,所述阀杆球头通过球头压盖(23)固定在阀板(21)上,球头压盖(23)与阀板(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球头压盖(23)与阀杆球头之间设有石墨垫片(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缸通过阀杆带动阀板上下开关动作时,阀杆球头无法从阀板中心脱落,保证了阀板与阀杆之间的绝对可靠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阀连接装置,属于冶金行业高炉炉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系统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高炉冶炼生产过程中,是现代化高炉冶炼中的重要设备。炉顶均匀放散系统由两个阀门组成:按安装位置和生产工艺性能分为均压阀和放散阀,均压阀和放散阀的结构形式相同,均压阀的作用是给料罐冲压,使料罐压力与炉内压力均衡,能使下密封阀能够打开,保证炉料可以进入到高炉里面,因为炉内压力的存在,如果不均,炉料不能进到炉内。放散阀的作用是将料罐内的压力泄掉,使料罐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能使上密封阀打开,保证受料斗内的炉料进入到料罐内。
上述均压放散阀使用环境及其恶劣,由于煤气中含有较大的粉尘颗粒,对阀门冲刷较大,使用一段时间经常出现内漏现象。
上述均压放散阀,其中阀板与阀杆由于连接不稳固,经常出现阀板脱落现象,造成高炉休风,每次至少影响高炉少出400吨铁水,焦比影响五个百分点,增加费用至少在20万元以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阀连接装置,能够保证阀板与阀杆之间的可靠连接,避免阀杆球头从阀板中心脱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阀连接装置,包含液压缸、阀门支架、阀杆、阀板、石墨垫片和球头压盖,阀杆固定在阀门支架上,阀杆的上端与液压缸的缸杆端驱动连接,阀杆的下端设有阀杆球头,所述阀杆球头通过球头压盖固定在阀板上,球头压盖与阀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球头压盖与阀杆球头之间设有石墨垫片。
所述阀板上设有与阀杆下端的阀杆球头相配合的球形孔。
所述球头压盖压在阀杆下端的阀杆球头上,球头压盖上设有与石墨垫片相配合的密封槽。
所述阀杆的上端和液压缸的缸杆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阀杆扁头和油缸扁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压缸通过阀杆带动阀板上下开关动作时,阀杆球头无法从阀板中心脱落,保证了阀板与阀杆之间的绝对可靠连接。避免了由于阀板与阀杆的连接问题,造成的高炉休风或减风事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板与阀杆连接示意图;
图中:液压缸1、油缸接头2、地脚螺栓3、油缸锁母4、扁头顶丝5、油缸扁头6、销轴7、阀门支架8、阀杆扁头9、阀杆锁母10、限位支架11、阀杆12、阀杆压兰13、支架地脚14、导油环15、润滑油孔16、密封填料17、石墨环18、孔盖19、上阀体20、阀板21、石墨垫片22、球头压盖23、紧固螺栓24、密封圈25、阀板密封面26、阀座密封面27、阀座28、下阀体29、固定螺栓30、阀板护板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9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渣粒化及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铜制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