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筒气密性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0203.X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刚;邓荣辉;李勇;倪涛;黄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竣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后筒 气密性 工作平台 气流通道 压密封 检具 气缸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 空腔相通 底端面 顶端面 支撑杆 顶面 腔口 侧面 检测 支撑 出口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筒气密性检具,适用于对后筒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所述后筒的底端面及顶端面各具有与所述后筒内部的空腔相通的腔口。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后筒气密性检具包括气流通道、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对应上方的顶板、支撑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支撑杆、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的气缸、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工作平台及安装于所述气缸之输出端上的上压密封头,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呈朝下地穿置于所述顶板内,所述上压密封头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所述上压密封头对应的下方,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底板及工作平台上,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面处,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底板的侧面处,以达到快捷检查后筒的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捷检测后筒气密性的后筒气密性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支柱,从而加速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其中,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或多或少都使用到检具,通过检具的使用,以确保所制造加工的零件是否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因此,检具的应用十分的广泛。
而对于后筒的制造来说,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以确保制造出来的后筒能达到所要的要求。但是,现有的用于对后筒的检查需要借助复杂的设备,然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复杂操作才能将后筒的气密性检测出来,这使得后筒的检测操作十分的慢,故存效率不高;同时,还存在结构复杂而增加成本的缺陷。
因此,急需要一种快捷地检测后筒的气密性且结构简单的后筒气密性检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捷地检测后筒的气密性且结构简单的后筒气密性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后筒气密性检具,适用于对后筒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所述后筒的底端面及顶端面各具有与所述后筒内部的空腔相通的腔口。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后筒气密性检具包括气流通道、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对应上方的顶板、支撑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支撑杆、安装于所述顶板上的气缸、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工作平台及安装于所述气缸之输出端上的上压密封头,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呈朝下地穿置于所述顶板内,所述上压密封头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所述上压密封头对应的下方,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底板及工作平台上,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面处,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底板的侧面处。
较佳地,所述底板及顶板各为矩形板,所述工作平台为正方形板,所述工作平台的中心线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相重合。
较佳地,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中心处。
较佳地,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落处。
较佳地,所述上压密封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为圆形,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轴心线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的中心线相重合。
较佳地,所述气流通道包含相连通的水平通道及竖直通道,所述水平通道形成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竖直通道形成于所述工作平台及底板上,且所述水平通道及竖直通道的截面为圆形。
较佳地,所述水平通道邻近所述入口的部位具有内螺纹,外接接头藉由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而组装于所述底板的侧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竣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竣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0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镍涡轮壳气密性检测打标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帐篷检测用的喷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