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增加口虾蛄栖息空间的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978.9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贾康宁;尹增强;赵慧慧;彭凯;牛子婷;祝爽;杨梦妮;秦玉雪;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70;A01K61/73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栖息 纵向支杆 养殖装置 交叉支杆 管组件 口虾蛄 连接绳 本实用新型 对角线分布 水平断面 突出平台 等宽 底端面 管端头 筛绢网 多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增加口虾蛄栖息空间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装置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个纵向支杆组成,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连接的交叉支杆,这两个交叉支杆沿四个纵向支杆的水平断面所形成矩形的对角线分布,在纵向支杆的顶部则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依次与所有的纵向支杆相连,在框架上设置有多层栖息管组件,每一层栖息管组件都由四个栖息管组成,并且栖息管与框架上的纵向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栖息管的管端头所形成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30‑45°,使栖息管的底端面形成突出平台,在每个栖息管上都设置有与其等宽的筛绢网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产品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增加口虾蛄栖息空间的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口虾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内增加口虾蛄栖息空间的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增加口虾蛄栖息空间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的框架1由四个纵向支杆2组成,在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连接的交叉支杆3,这两个交叉支杆3沿四个纵向支杆2的水平断面所形成矩形的对角线分布,在纵向支杆2的顶部则设置有连接绳4,所述连接绳4依次与所有的纵向支杆2相连,在框架1上设置有多层栖息管组件,每一层栖息管组件都由四个栖息管5组成,并且栖息管5与框架1上的纵向支杆2固定连接,所述栖息管5的管端头所形成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30-45°,使栖息管5的底端面形成突出平台6,在每个栖息管5上都设置有与其等宽的筛绢网片7。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养殖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其上设置的多个水平设置的栖息管和筛绢网片都可以作为口虾蛄的栖息场所,实现了口虾蛄的立体化、多层次养殖,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相比以往仅仅利用养殖池、养殖水槽的底部面积养殖或暂养口虾蛄,本装置可以增加栖息面积3倍以上,而且由于有多层筛绢网作为饵料投放区,降低了口虾姑在摄食中互相接触的频率,减少了发生打斗的现象,避免了造成身体损伤。由于该装置的为框架结构,中部为空体,而四周连接的筛绢网具有根据外力改变形状的性质,所以应用该装置时,不影响养殖过程中吸除底部残饵、代谢物等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筛绢网片未画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栖息管端头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