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及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3097.0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4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健;代东辉;冯伟健;曾观冬;高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6 | 分类号: | F01M1/16;F01M1/06;F01M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油 第一油道 油道结构 第二油道 油通道 发动机 冷却效果 机油 分配量 可调的 自由端 相通 油压 本实用新型 方向设置 润滑效果 使用寿命 运动部件 自动复位 出油口 进油口 热负荷 出油 油量 磨损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该油道结构包括第一油道、与第一油道相对接的第二油道、以及限油油堵,限油油堵可自动复位设置于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之间、且限油油堵的自由端朝向第一油道的出油方向设置,限油油堵设有限油通道,限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于限油油堵的自由端、且与第一油道相通,限油通道的出油口与第二油道相通。该油道结构能够在油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利用限油油堵的移动来增加油量供给,从而提高特定部位的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该发动机采用了上述油道结构,可以减少各运动部件在高速时的磨损,并且提高冷却效果、降低热负荷,大大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分配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及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机油在发动机中主要起到润滑和冷却两种作用,机油一般通过机油泵及相应的油道供应到需要润滑和冷却的各个部位。
发动机润滑分为两部分:曲轴、主副轴齿轮等部件的轴系润滑(发动机的机身)和凸轮轴、摇臂、气门等部件的配气系润滑(发动机头部),这两部分传统技术中一般按25%和75%分配。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轴系润滑的需求变化较小,而配气系润滑的需求却变化较大。配气系润滑在高速时需求猛增,但是由于传统技术中采用固定的油量分配限制,配气系部件在高速时获得不到更多的机油,导致配气系部件容易磨损。
此外,发动机热机部分(发动机头部、缸头和缸体)的冷却在高速时尤为重要。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最好能有更多的机油冲刷发动机的热机部分,带走热量,减小发动机的热负荷,但是由于传统技术中采用固定的油量分配限制,热机部分在高速时获得不到更多的机油,导致发动机的热负荷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动机及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该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能够在油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利用限油油堵的移动来增加油量供给,从而提高特定部位的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该发动机采用了上述油道结构,使发动机在转速提高、泵油量增加时,整个发动机的机油量可以进行再分配,将润滑油更多的分配到更需要机油的部位,可以减少各运动部件在高速时的磨损,并且提高冷却效果、降低热负荷,大大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包括第一油道、与所述第一油道相对接的第二油道、以及限油油堵,所述限油油堵可自动复位设置于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第二油道之间、且所述限油油堵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油道的出油方向设置,所述限油油堵设有限油通道,所述限油通道的进油口设置于所述限油油堵的自由端、且与所述第一油道相通,所述限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道相通;其中,当所述限油油堵所受油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油压时,所述第一油道只能通过所述限油通道与第二油道相通;当所述限油油堵所受油压大于所述预设油压时,所述限油油堵与所述第一油道及所述第二油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油道通过所述限油通道及所述间隙与第二油道相通;或当所述限油油堵所受油压大于所述预设油压时,所述限油油堵设有增流通道,所述第一油道通过所述限油通道及所述增流通道与第二油道相通。
上述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使用时,利用各种工况下油压压力的变化,利用限油油堵实现了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之间的流量可调,使分配到第二油道上的油量可根据工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满足特定部位的润滑需求及冷却需求。具体的,将机油分配量可调的油道结构应用于发动机中,发动机在低速时,机油压力不足以克服复位力,机油只能从限油油堵的限油通道流过,此时整个油路与固定油量分配相同,各部位油量分配与原机构也一样;当发动机转速提高到特定转速,第一油道油压达到可以克服复位力时,机油开始顶起限油油堵,限油油堵被顶起后,所述限油油堵与所述第一油道及所述第二油道之间产生间隙,机油从限油通道及间隙中同时通过;或而所述限油油堵设有增流通道,所述第一油道通过所述限油通道及所述增流通道与第二油道相通,同样可增加第二油道的润滑和冷却的机油量,从而提高特定部位的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进一步的,随着限油油堵上升,第一油道油压下降,机油泵的泵油量增多,消耗的发动机功率减少,将提高发动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3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气门传动装置的中间杠杆
- 下一篇:机油集滤器限位构造及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