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液结构及具有其的储层敏感性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3188.4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邓泳;梁晨;孟皓锦;胡冰艳;曾丽华;陈新华;雍晓华;魏云;刘静;潘莺;李楠;郭俊成;刘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腔 活塞隔板 自动补液 补液泵 中间容器 本实用新型 敏感性实验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可滑动地 出液口 补充 分隔 内壁 | ||
1.一种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补液泵(30);
中间容器(10),所述中间容器(10)具有储液腔(11),所述补液泵(30)的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
其中,所述储液腔(11)内设置有活塞隔板(20),所述活塞隔板(20)将所述储液腔(11)分隔成两部分,所述活塞隔板(20)沿所述储液腔(11)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活塞隔板(20)具有控制所述补液泵(30)开始向所述储液腔(11)补充液体的第一位置,和控制所述补液泵(30)停止向所述储液腔(11)补充液体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第一感应器(40);
第二感应器(50),所述第一感应器(40)和所述第二感应器(5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中间容器(10)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感应器(40)、所述第二感应器(50)以及所述补液泵(30)均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器(40)感应到所述活塞隔板(20)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补液泵(30)开始向所述储液腔(11)补充液体;当所述第二感应器(50)感应到所述活塞隔板(20)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补液泵(30)停止向所述储液腔(11)补充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容器(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出液口(12),所述第一出液口(12)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60),所述第一连接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液泵(30)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液体收集器(100);
第一出液管(90),所述第一出液管(90)的第一端与所述液体收集器(100)的收集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9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通,所述活塞隔板(20)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出液管(90)送入到所述液体收集器(100)的所述收集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第一换向阀(110),所述第一换向阀(110)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2)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110)的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60)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110)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出液管(9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驱替泵(70),所述驱替泵(70)的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所述驱替泵(70)用于向所述储液腔(11)送入驱动液体,以驱动所述活塞隔板(20)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容器(1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出液口(13),所述第二出液口(13)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第二连接管(80),所述第二连接管(8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替泵(70)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8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1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补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液结构还包括:
驱动液体收集器(120);
第二出液管(130),所述第二出液管(13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液体收集器(120)的收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13)相连通,所述活塞隔板(20)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储液腔(11)内的驱动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出液管(130)送入到所述驱动液体收集器(120)的所述收集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31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层敏感性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种植土壤环境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