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及三维物体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3920.8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阳;刘一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底板 驱动组件 抽真空装置 气管 缸体 安装结构 密闭腔 三维物体 外部气源 制造设备 本实用新型 操作便利性 贴合连接 出气端 进气端 负压 清粉 取件 吸附 转运 生产 | ||
一种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及三维物体制造设备,其中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包括缸体底板、驱动组件的顶板,以及至少一个抽真空装置、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缸体底板下部和/或驱动组件的顶板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使缸体底板和驱动组件的顶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密闭腔,抽真空装置的进气端通过第一气管与外部气源相连,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抽真空装置的出气端相连,第二气管的另一端置于密闭腔内,抽真空装置通过外部气源对密闭腔内产生负压,以实现缸体底板和驱动组件的顶板的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简单、快捷地实现缸体底板和驱动组件的顶板的吸附与分离,即缸体可以自动转运进入清粉及取件工序,以实现生产的连续及操作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及三维物体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是一项具有数字化制造、高度柔性和适应性、直接CAD模型驱动、快速、材料类型丰富多样等鲜明特点的先进制造技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至今,己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支柱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其以粉末材料为原料,采用激光对三维实体的截面进行逐层扫描完成原型制造,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不需要任何的工装模具,应用范围广。
目前的三维物体制造设备,其缸体(如成型缸为例)一般通过驱动组件对缸体的底板进行驱动,以实现上升或下降运动,而缸体底板与驱动组件的顶板一般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进行装配,该安装方式中,由于缸体底板固定需要用扭矩扳手紧固螺钉固定在驱动组件的顶板上,使得其固定及拆卸比较繁琐,且需要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便捷、快速,且生产效率高的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及三维物体制造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缸体底部安装结构,包括缸体底板、驱动组件的顶板、至少一个抽真空装置、至少一根第一气管以及至少一根第二气管,所述缸体底板下部和/或驱动组件的顶板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使缸体底板和驱动组件的顶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密闭腔,所述抽真空装置的进气端通过第一气管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抽真空装置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置于密闭腔内,抽真空装置通过外部气源对密闭腔内产生负压,以实现缸体底板和驱动组件的顶板的贴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气管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密闭腔和第二气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密闭腔和第二气管呈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置于密闭腔内的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过滤阀,以减少粉末掉入第二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过滤阀依次由圆柱体、倒置的锥形体和柱体一体形成,且圆柱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锥形体的顶面截面面积,所述柱体内设有空腔,所述锥形体的斜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且该气孔与空腔相通,以使气体在密闭腔和第二气管内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锥形体的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孔所在直线与空腔所在直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凹槽设置在缸体底板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四周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缸体底板的下部设有插芯,所述驱动组件的顶板的上部设有与插芯相匹配的插孔,或者所述缸体底板的下部设有插孔,所述驱动组件的顶板的上部设有与插孔相匹配的插芯,以用于实现缸体底板与驱动组件的顶部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3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加热系统和3D骨骼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沉积中零件用温度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