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5387.9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娟;杨永;李巍;蒋兆寅;张韩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B1/06 | 分类号: | F17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舱 滑板 稀油密封煤气柜 密封结构 活塞环梁 煤气柜侧板 顶紧装置 支撑件 顶杆 密封固定连接 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 滑动配合 密封性能 工作端 连接端 顶抵 倾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设置在煤气柜侧板和活塞环梁之间,涉及稀油密封煤气柜的密封结构,该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至少包括:滑板、柔性隔舱件和顶紧装置,滑板沿煤气柜侧板竖直设置并与煤气柜侧板滑动配合;柔性隔舱件竖直设置在活塞环梁和滑板之间,柔性隔舱件的一端与活塞环梁密封固定连接,柔性隔舱件的另一端与滑板密封固定连接;顶紧装置靠近柔性隔舱件设置,顶紧装置包括顶杆和支撑件,支撑件固设在活塞环梁上,顶杆的一端与支撑件相连形成连接端,顶杆的另一端顶抵在滑板上形成工作端。该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能够防止滑板倾翻,保证隔舱系统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密封煤气柜的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稀油密封煤气柜中,活塞油槽的密封装置中设有隔舱密封系统,用以防止活塞倾斜时活塞油槽中的密封油涌向低侧,造成低侧密封油溢出、而高侧密封油密封高度不足的问题,同时该情况还可能加速活塞倾斜、造成事故。
已有的隔舱密封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隔舱板50安装在活塞环梁30上,隔舱帆布60一端固定在隔舱板50上,另一端与隔舱部滑板70固定。压块一通过螺栓固定在隔舱部滑板70上。在隔舱的中下部,L型杠杆80固定在隔舱板上,钢丝绳一端连接配重杠杆,另一端与L型杠杆连接,受板与隔舱部滑板7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L型杠杆、压块二及受板,将隔舱部滑板70顶紧到煤气柜侧板20上,保证密封。对于压力较高或活塞油槽较深的煤气柜,上部还设有弹簧压紧装置10,设压紧弹簧大小二个,套放在套筒内,弹簧套筒一端顶住隔舱部滑板70,一端支持在活塞油槽壁板上。通过固定在隔舱板上的L型杠杆80和弹簧压紧结构10将压块顶紧到隔舱部滑板70上,同时将滑板70顶紧到煤气柜侧板20上,从而将隔舱部滑板和帆布压紧,实现活塞油槽的密封分隔。
根据已投产的稀油密封煤气柜的运行工况,发现气柜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部分活塞油槽分隔系统上部弹簧压紧装置存在脱落现象,造成隔舱部滑板倾斜,隔舱帆布脱落,使活塞油槽隔舱系统失去原有作用,严重情况下,如弹簧构件卡入密封装置与侧板之间,还可能造成密封失效,引发生产事故。
为解决以上问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对活塞油槽隔舱系统进行有效地改进,解决活塞油槽隔舱系统由于弹簧压紧装置弹簧脱落导致隔舱部滑板倾斜从而引起隔舱系统密封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能够防止滑板倾翻,保证隔舱系统的密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设置在煤气柜侧板和活塞环梁之间,其中,所述隔舱密封结构至少包括:
滑板,沿所述煤气柜侧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煤气柜侧板滑动配合;
柔性隔舱件,竖直设置在所述活塞环梁和所述滑板之间,所述柔性隔舱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塞环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隔舱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板密封固定连接;
顶紧装置,靠近所述柔性隔舱件设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杆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设在所述活塞环梁上,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形成连接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顶抵在所述滑板上形成工作端。
如上所述的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工作端和所述滑板之间设有第一受板,所述第一受板竖直设置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上,所述工作端通过所述第一受板顶抵在所述滑板上。
如上所述的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受板具有朝向所述活塞环梁开口的U型槽,所述U型槽沿竖直方向开设,所述工作端伸入所述U型槽内并顶抵在所述U型槽的底面上。
如上所述的用于稀油密封煤气柜的隔舱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工作端的端面呈外凸的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5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