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7195.1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帅;肖玮;王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光 可调节连接 氧饱和度 传感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肌肤接触 肌肉组织 尼龙粘扣 斜纹布料 穿出孔 监护仪 传感器 魔术 医疗器械技术 平纹 魔术贴钩面 两端对称 相邻尼龙 遮光布料 主体连接 魔术贴 塑料扣 粘连 粘扣 佩戴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避光主体,避光主体由外到内分别为第一斜纹布料层,平纹遮光布料层,第二斜纹布料层,避光主体的一端固定设有一段尼龙粘扣,相邻尼龙粘扣的位置设有穿出孔,氧饱和度传感器穿过穿出孔与肌肤接触,并且与尼龙粘扣相粘连固定,避光主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可调节连接带,可调节连接带与避光主体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料扣,对应的可调节连接带远离避光主体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绒面和魔术贴钩面,所述魔术贴绒面与魔术贴钩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与肌肤接触更加牢固且长时间佩戴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麻醉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手术过程中的监测技术要求日益增高,近红外光谱法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仪可以监测肌肉组织氧的供需平衡,如果用于手术之中,可以更好地改善围术期预后,由于此类监护仪传感器在工作中需要与皮肤贴合紧密,且需避光,而术中体位的改变、无影灯的照射等因素都影响着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的监测质量,所以,麻醉医生需要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将传感器牢固地固定在患者皮肤,且保持避光,然而,目前市面上没有一种专门用于固定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测仪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并且手术持续过程一般都比较长,而患者在麻醉的作用下感知能力弱化,固定装置的舒适度与稳定性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对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的固定,使传感器更加牢固地、舒适的与皮肤、避光材料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避光主体,所述避光主体由外到内分别为第一斜纹布料层,平纹遮光布料层,第二斜纹布料层,所述避光主体的背向肌肤的一面固定设有一段尼龙粘扣,相邻所述尼龙粘扣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避光主体的穿出孔,氧饱和度传感器前端穿过所述穿出孔与肌肤接触,后端与所述尼龙粘扣相粘连固定,所述避光主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可调节连接带,所述可调节连接带与所述避光主体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料扣,对应的所述可调节连接带远离所述避光主体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绒面和魔术贴钩面,所述魔术贴绒面与魔术贴钩面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避光主体背向肌肤的一侧的控制处理器。
为了稳固固定氧饱和度传感器,同时又不影响检测,也便于快速的取出,作为优选,所述避光主体朝向肌肤的一面,设置有所述储物袋,所述氧饱和度传感器放置于所述储物袋中,所述储物袋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储物袋朝向所述穿出孔的一端设有一个袋口,所述储物袋朝向肌肤的一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检测开口,所述氧饱和度传感器的电极片通过检测开口直接与皮肤接触,所述氧饱和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稳固固定氧饱和度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避光主体朝向肌肤的一面还设置有压紧装置,包括若干均匀间隔布置的气带,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带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通,所述避光主体最外侧的所述气带通过气管与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为了提高充气效率,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跑气现象的发生,作为优选,所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带之间的所述通气管上设有一个单向阀。
为了准确检测对肌肤的压力,以保证压力合适,作为优选,所述气带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为了调节避光主体内侧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护仪传感器固定装置还包括吸热装置,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成S形布置在相邻所述气带之间的空隙之间,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于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7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诊仪下巴托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