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线上飞轮壳的角向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7285.0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佟蕊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 定位螺钉 飞轮壳 前端部 限位板 油缸座 推缸 抓取 固定限位板 调整垫 接触处 放入 机器人 穿过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线上飞轮壳的角向定位结构,油缸座顶部固定限位板,定位螺钉穿过限位板前端部连接到推缸上,推缸固定到油缸座上。定位螺钉与限位板前端部接触处有调整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角向定位组件定位,满足了自动线机器人抓取和放入工件不与角向定位干涉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夹具设计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飞轮壳夹具角向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在机械加工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机器人抓取和放入工件时不能与其它物体相干涉,传统的飞轮壳10序夹具角向定位是固定的,机器人放入工件时将与角向定位干涉,不能保证工件的正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线上飞轮壳的角向定位结构,当机器人抓取和放入工件时,角向定位移开,工件放入后,角向定位伸出固定,保证了机器人抓取和放入工件时不与角向定位干涉,达到了工件正确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线上飞轮壳的角向定位结构,油缸座顶部固定限位板,定位螺钉穿过限位板前端部连接到推缸上,推缸固定到油缸座上。定位螺钉与限位板前端部接触处有调整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角向定位组件定位,满足了自动线机器人抓取和放入工件不与角向定位干涉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飞轮壳夹具带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飞轮壳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向定位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向定位结构定位螺钉缩回剖面图。
图中:1、夹具底板;2、角向定位结构;3、端口支撑块;4、三点定心组件;5、转角缸;6、辅助支撑组;7、推靠组件;8、油缸座;9、限位板;10、定位螺钉;11、调整垫;12、推缸;1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自动线上飞轮壳的角向定位结构,油缸座8顶部固定限位板9,定位螺钉10穿过限位板前端部连接到推缸12上,推缸12固定到油缸座8上。定位螺钉10与限位板前端部接触处有调整垫11。
图1和图2是飞轮壳夹具结构,包括夹具底板1、端口支撑块3、三点定心组件4、角向定位结构2、推靠组件7及辅助支撑组6。初始状态:三点定心组件4、角向定位结构2、推靠组件7及辅助支撑组6都处于缩回状态。机器人将工件13按角向定位方向将工件13放置在端口支撑块3上,这时三点定心组件4伸出定位工件13圆心,角向定位结构2中的推缸12带动定位螺钉10推靠到限位板9上定位角向位置,定位螺钉10与限位板9间设有调整垫11,调整垫11可调整定位螺钉10的伸出位置。推靠组件7使工件13可靠的靠在角向定位上,随后辅助支撑组6支撑,转角缸5将工件13压紧。工件13加工完后,夹紧松开,各油缸退回,角向定位结构脱离工件13,工件13停放在端口支撑块3上,机器人将工件13取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未经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7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角向定位结构的皮带轮钻孔夹具
- 下一篇:空压机箱体立加液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