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扭杆卡扣及汽车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8624.7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更;杨俊;彭军桥;何炜;汤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扭杆 卡扣 行李箱 汽车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搭接 首端 开口 同向延伸 兼容性 内表面 圆柱面 降噪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扭杆卡扣及汽车行李箱。行李箱扭杆卡扣包括本体;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内表面均为圆柱面,第一弹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弹边和第二弹边限定出第一开口;第二弹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三弹边和第四弹边限定出第二开口,第一弹边和第三弹边均连接在本体上;第三弹片的首端连接在本体上,第三弹片的末端搭接在第二弹边上;第四弹片的首端连接在本体上,第四弹片的末端搭接在第四弹边上。汽车行李箱包括两个同向延伸的扭杆和行李箱扭杆卡扣,两个扭杆分别限定在第一弹片内和第二弹片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扭杆卡扣及汽车行李箱,提高了扭杆卡扣的兼容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扭杆卡扣的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扭杆卡扣及汽车行李箱。
背景技术
目前,扭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车辆行李箱的开启驱动机构,扭杆的数量一般为两个,两个扭杆和衣帽架通过扭杆卡扣分离开,避免三者相互接触,消除碰撞异响。
现有技术中,扭杆卡扣与扭杆为间隙配合,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扭杆卡扣和两个扭杆的配合方式存在改进点:若间隙过小,扭杆卡扣上一个卡接口只能与一种尺寸的扭杆相适配,生产成本有待降低,扭杆卡扣的兼容性有待提高;若间隙过大,扭杆卡扣上的卡接口与扭杆之间的空隙较大,存在发生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情况,扭杆卡扣的降噪性能有待提高。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扭杆卡扣及汽车行李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扭杆卡扣的兼容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扭杆卡扣的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扭杆卡扣,包括:本体;均为弧形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内表面均为内凹的圆柱面,所述第一弹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弹边和第二弹边限定出所述第一弹片上沿轴向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弹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三弹边和第四弹边限定出所述第二弹片上沿轴向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弹边和所述第三弹边均连接在所述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扭杆卡扣还包括均为条形的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所述第三弹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弹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内并搭接在所述第二弹边上;所述第四弹片的首端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四弹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内并搭接在所述第四弹边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弹片的厚度沿从所述第三弹片的首端到所述第三弹片的末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四弹片的厚度沿从所述第四弹片的首端到所述第四弹片的末端的方向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弹边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边,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三弹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均由弹簧钢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片的圆心角大于180°,所述第二弹片的圆心角大于18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包括两个同向延伸的扭杆和以上所述的行李箱扭杆卡扣,两个所述扭杆分别限定在所述第一弹片内和所述第二弹片内。
可选地,所述汽车行李箱还包括衣帽架,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衣帽架上的卡接件,所述第一弹片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弹片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边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弹边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三弹边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四弹边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可选地,两个所述扭杆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片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弹片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8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门锁扣、尾门锁组件和车辆
- 下一篇:外开手柄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