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0736.6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3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3/00;B21D43/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赵孟琴;缪利明 |
地址: | 2014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 长边 下模 成型工位 冲孔工位 汽车座椅 机械手 传递模 机械臂 下横板 短边 断料 切边 上模 对称设置 拉伸工位 切边工位 生产效率 折弯工位 整形工位 固定的 输料带 预拉伸 传递 步距 冲孔 压扁 折角 半成品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断料工位、预拉伸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短边成型工位、长边成型工位、短边压扁工位、正冲孔和切边工位、长边冲孔工位、长边切边和折弯工位、长边折角工位、头部整形工位,所述断料工位的前端设有一输料带,所述下模的两侧各设有一机械臂,两机械臂之间对称设置有十二对机械手,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传递模上的机械手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工件或工件半成品向前传递一个工位。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下横板是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中的一个连接件,它和左右侧板、上横板焊接后形成座椅靠背骨架的支撑外框。横板一般为U型结构,两边一般都采用翻边、压平的工艺来杜绝锋利刃口的产生,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下横板的加工步骤包括断料、预拉伸、拉伸、切边和冲孔、短边成型、长边成型、短边压扁等,但是这些工序都采用单模形式,每个工序需要配备一台机器和至少一个人工作,且每个工序都需要进行人工周转,人力成本高。
传递模是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上的机械手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工件或工件半成品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其生产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以提高汽车座椅下横板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下横板的传递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断料工位、预拉伸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短边成型工位、长边成型工位、短边压扁工位、正冲孔和切边工位、长边冲孔工位、长边切边和折弯工位、长边折角工位、头部整形工位,
所述断料工位的前端设有一输料带,用于将材料输送至断料工位,所述下模的两侧各设有一机械臂,两机械臂之间对称设置有十二对机械手,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传递模上的机械手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工件或工件半成品向前传递一个工位;在上模和下模进行工件半成品的压制成型过程中,所述机械臂带动机械手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向后退回一个工位,以便于下一个行程的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断料工位、预拉伸工位、拉伸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短边成型工位、长边成型工位、短边压扁工位、正冲孔和切边工位、长边冲孔工位的上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挂板,用于防止工件半成品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拉伸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短边成型工位、长边成型工位、短边压扁工位、正冲孔和切边工位、长边冲孔工位的下模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一浮升块,用于将各个工位上的工件半成品浮起来,便于各个工位进行压料和脱料,确保产品的精确定位,从而便于各工位进行冲孔和/或切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断料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长边成型工位、长边冲孔工位和头部整形工位的上模上设有外导柱,所述断料工位、切边和冲孔工位、长边成型工位、长边冲孔工位和头部整形工位的下模上设有外导套,所述外导柱和外导套相匹配,起导向作用,以确保工件半成品精确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断料工位的下模包括下模刀口基座,所述下模刀口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导料板,用于将工件半成品导入模具,同时起导向作用,所述下模刀口基座上设有第一下模刀口,用于切断工件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0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制造用的固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谐振杆拉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