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2191.2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8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海;向红斌;文益雪;张鹏;张焕玲;袁自冲;赵玄德;董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18;H02K5/20;H02K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冷空气 电机本体 便捷式 蒸发器 热交换 鼓风机 内部零件 排气口排 热量散发 使用寿命 吸收制冷 排气管 散热层 散热孔 水蒸发 制冷箱 风扇 散热 过热 内壁 水泵 箱中 蓄水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风扇可对永磁电机进行散热,并将其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出,通过鼓风机可将空气鼓入制冷箱中,通过水泵可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入蒸发器中,通过蒸发器可将水蒸发,并吸收制冷箱中空气的热量,使其变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第二散热层中,进入的冷空气会与电机本体的内壁产生热交换,从而吸收永磁电机内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排气口排出以带走热量,如此能够及时的将永磁电机内所产生的热量散发掉,避免其内部零件因过热而损坏,从而大大提高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常常会用到永磁电机。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在工作时,其内部零件由于机械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一般不具有散热装置,其内部零件很容易因过热而损坏,从而大大缩短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一般不具有散热装置,大大缩短了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捷式安装的永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周围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一侧设有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本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第一散热层,所述电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散热层内设有风扇,所述第二散热层的一侧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蓄水箱上设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一侧设有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风扇包括风扇转轴,所述风扇转轴的一端均匀的设有若干个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层的底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散热层的一侧均匀的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为中空结构,所述制冷箱内设有蒸发器,所述制冷箱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有进气管,所述制冷箱与所述第一散热层之间设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密封垫、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风扇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所述制冷箱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贯穿所述制冷箱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电机本体的顶部外壁并与所述第一散热层相通。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水泵之间设有进水管,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贯穿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并伸入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风扇可对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并将其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出,通过鼓风机可将空气鼓入制冷箱中,通过水泵可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入蒸发器中,通过蒸发器可将水蒸发,并吸收制冷箱中空气的热量,使其变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第二散热层中,进入的冷空气会与电机本体的内壁产生热交换,从而吸收电机本体内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排气口排出以带走热量,通过这两种散热方式,能够及时的将电机本体内所产生的热量散发掉,避免其内部零件因过热而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