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2529.4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横梁 轴承套圈 回转轴 支撑柱 上料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翻身机构 上料架 下侧板 齿轮 齿条 轴承 可滑动连接 顶部侧面 动作频率 控制气缸 气缸动作 外侧设置 上侧板 底块 立起 节拍 竖起 翻身 滚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轴,回转轴上设置有下侧板,下侧板上设置有底块,底块的外侧设置有上侧板,回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支撑柱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齿条与支撑横梁可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代替人工将轴承套圈竖起,节省人力;上料速度快,能够提高上料的效率;通过气缸动作将轴承套圈翻身立起,轴承套圈才会滚动出去,控制气缸动作频率,可以控制上料节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上料架是轴承生产加工流水线中所需的一种轴承套圈上料设备,用于将轴承套圈引导至下一道磨削工艺流程的设备中去。
目前生产中轴承套圈主要是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轴承套圈堆放在料斗的内部,有人工手动将轴承套圈放置在滑道中进入磨削工艺的设备中去,带锥度的轴承套圈需要人工辨认方向,这种上料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工作强度大,耗费人力,工作枯燥,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省人力,提升上料效率,轴承套圈翻身节拍可控的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省人力,提升上料效率,轴承套圈翻身节拍可控的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上料架的翻身机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回转轴,回转轴上设置有下侧板,下侧板上设置有底块,底块的外侧设置有上侧板,回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支撑柱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齿条与支撑横梁可滑动连接。
所述的齿条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横梁的中部,所述的气缸固定在支撑横梁的侧面,气缸与齿条相铰接,所述的齿轮套装在回转轴的中部,齿轮与齿条相配合连接。
所述的气缸上设置有气缸支撑柱,气缸支撑柱上设置有连接条,气缸支撑柱与连接条垂直连接,连接条的一侧与支撑横梁的侧面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柱顶部设置有顶盖板,顶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回转支架,所述回转轴的端部与回转支架可旋转连接。
所述的下侧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上侧板的外侧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套筒,上侧板与套筒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底块与下侧板固定连接,上侧板通过套筒固定在底块外侧的连接杆上。
所述的底块的顶面为斜面,所述的上侧板与下侧板均为长方形板体。
所述的回转轴的侧面设置有与回转轴的轴线相平行的平面,下侧板底部的侧面与该平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横梁的侧面两端设置有止动杆,止动杆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垫块,垫块的顶部与下侧板相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代替人工将轴承套圈竖起,节省人力;上料速度快,能够提高上料的效率;通过气缸动作将轴承套圈翻身立起,轴承套圈才会滚动出去,控制气缸动作频率,可以控制上料节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打磨头的打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锯片研磨机用机械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