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行式人体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4845.5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祁春超;石纪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1V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站 成像工作站 安检 本实用新型 调度服务器 人体安检 并行式 安检效率 并行扫描 互不干扰 数量可调 图像处理 异物识别 安检仪 人流量 并行 分配 部署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安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并行式人体安检系统,包括多个安检仪、多个显示工作站、调度服务器、多个成像工作站和多个判图工作站,成像工作站和判图工作站均数量可调且与调度服务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安检场所的人流量适应性的调整各工作站的数量,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可以实现对多个人体的并行扫描、图像处理和异物识别,同时有利于人工并行判图,有效的缩短了安检时间,提高了安检效率;通过单独部署成像工作站和判图工作站,可以使得成像工作站或判图工作站之间互不干扰,任意的成像工作站或判图工作站发生异常情况均不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站,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式人体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高铁、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日常交通运输越来越方便,保障人们日常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目前,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在车站、机场、海关等重要的交通运输场所设置安检设备,以实现对人体和货物的安全检查。常见的安检设备包括用于探测金属类危险物品的金属探测器以及可以实现对人体的无伤害异物扫描的人体安检仪等。
然而,现有的人体安检仪通常都只配备一台控制主机和显示器,由工作人员通过主机控制人体安检仪对人体进行扫描,再通过主机对扫描数据进行成像处理,然后由进行人工判图以判断成像处理结果是否准确,最后由显示器显示最终处理结果,其中成像处理和人工判图耗时较长,并且在显示最终处理结果之后才能再次执行新的扫描操作,导致整个安检过程耗时较长,安检效率极其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行式人体安检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人体安检仪通常都只配备一台控制主机和显示器,由工作人员通过主机控制人体安检仪对人体进行扫描,再通过主机对扫描数据进行成像处理,然后由进行人工判图以判断成像处理结果是否准确,最后由显示器显示最终处理结果,其中成像处理和人工判图耗时较长,并且在显示最终处理结果之后才能再次执行新的扫描操作,导致整个安检过程耗时较长,安检效率极其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行式人体安检系统,其包括多个安检仪、多个显示工作站、调度服务器、多个成像工作站和多个判图工作站;
一个所述显示工作站与一个所述安检仪连接,所述显示工作站、所述成像工作站和所述判图工作站均数量可调且与所述调度服务器连接;
所述显示工作站根据用户输入的扫描指令向与其连接的安检仪发送扫描信号;
所述安检仪根据接收到的扫描信号对人体进行扫描,得到与所述人体对应的一份原始人体扫描数据,并将所述原始人体扫描数据发送给与其连接的显示工作站;
所述显示工作站将其接收到的原始人体扫描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所述调度服务器将其接收到的每份原始人体扫描数据处理为至少一组人体扫描数据并分配给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所有成像工作站;
所述成像工作站对其接收到的每组人体扫描数据进行分组成像处理和异物识别处理,得到与每组人体扫描数据对应的人体图像和异物检测结果,并将所述人体图像和所述异物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所述调度服务器将其接收到的所有人体图像和异物检测结果分配给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所有判图工作站,同一人体对应的人体图像和异物检测结果分配给一个所述判图工作站;
所述判图工作站根据用户输入的判图指令,对其接收到的与同一人体对应的人体图像和异物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判图结果并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
所述调度服务器将其接收到的判图结果发送给向其发送与所述判图结果对应的原始人体扫描数据的显示工作站;
所述显示工作站对其接收到的判图结果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4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翻转的智能卡信息写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动态人脸识别的签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