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5879.6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波;戴禾敏;张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缸 油筒 油液流量控制 导向器 电磁阀 相通 底阀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底部位置 电磁阀套 内连接套 外连接套 油通道 阀系 开口 顶部端面 固定设置 减震效果 减震阻尼 进油孔 出油 缸壁 进油 内孔 筒壁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设置的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的底部设有底阀阀系,底阀阀系设有底阀油通道使油筒和内工作缸相通,外工作缸在靠近底部位置的缸壁上固定设有外连接套,外连接套的内孔插入内连接套,内连接套设有进油孔与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的进油相通,油筒在靠近底部位置的筒壁上设有开口,开口与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的出油相通,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套内,电磁阀套在油筒的外壁固定设置;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的顶部设有导向器,导向器与内工作缸的顶部端面之间设有导向器油通道使内工作缸和外工作缸相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减震阻尼力的控制,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汽车悬挂系统内部安装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到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部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内腔的油液便反复的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空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 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减震阻尼力难以调节控制,在不同路况下难以达到最佳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对减震阻尼力的控制,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同轴设置的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的底部设有底阀阀系,底阀阀系设有底阀油通道使油筒和内工作缸相通,外工作缸在靠近底部位置的缸壁上固定设有外连接套,外连接套的内孔插入内连接套,内连接套设有进油孔与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的进油相通,油筒在靠近底部位置的筒壁上设有开口,开口与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的出油相通,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套内,电磁阀套在油筒的外壁固定设置;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的顶部设有导向器,导向器与内工作缸的顶部端面之间设有导向器油通道使内工作缸和外工作缸相通;内工作缸的缸体内活动设有活塞阀系,连接活塞阀系的活塞杆向上活动穿出导向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减震器,对于传统的双缸减震器而言,增加了一个外工作缸,并在油筒外部增加一个可以装配电磁阀的零件(电磁阀套)以安装油液流量控制电磁阀;然后利用电磁阀对经过内工作缸、外工作缸和油筒间油液流量的控制来实现对减震器阻尼力值的调节控制,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导向器的顶部通过密封环围出对活塞杆的活动进行润滑的润滑腔,导向器设有润滑油孔,润滑油孔使油筒与润滑腔相通。
作为优选,外连接套的内孔与内连接套的外圆之间设有O型圈密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5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具有充气的氮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数字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