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7383.2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 | 分类号: | G01F1/50;G01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本体 楔形节流件 差压流量计 增压管 中心处 楔形 底座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电控伸缩杆 外侧壳体 增压功能 控制器 取压管 增压口 流量计 管道内部流体 底座两侧 内表壁 增压杆 增压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包括流量计本体,所述流量计本体的内表壁中心处焊接有楔形节流件底座,所述流量计本体的外侧壳体上位于楔形节流件底座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取压管和第二取压管,所述流量计本体的一端通过流量计接头与增压管连通,所述增压杆的外侧壳体中心处连通有增压口,所述楔形节流件底座上通过电控伸缩杆连接有楔形节流件,所述楔形节流件底座的中心处固定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控伸缩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增压管,可以通过增压管上的增压口对管道内部流体进行增压,从而对流量计本体测取流量时产生的差压进行补偿,增强该增楔形差压流量计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楔形差压流量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
背景技术
楔式流量计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等特点,而且具有高的精度和可靠性,特别适用于高粘度、低雷诺数流体;高腐蚀及高磨损流体的流量测量,对于清洁液体、高粘度流体、蒸气、料浆、腐蚀性流体、气体/空气等流体都能保持流量与差压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介质粘度达到3000厘泊也不会影响楔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以往使用的节流装置如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当雷诺数(Red)低至10000时,它们所测得的流量与差压平方根关系会出现重大偏差,而且随着雷诺数降低,偏差会越来越大,致使测量精度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楔式流量计雷诺数(Red)最低可达300,在这样极宽的范围内流量和差压始终成正比关系,流量系数呈线性状态。这样楔式流量计更理想地适用于测量传统流量计很难测量的流体:如燃料油、废水、煤焦油、铁矿浆、油浆、原油、碳黑溶液、两相流体等等。
楔式流量计在测取流体流量是会对流体造成一定的降压,而传统的楔式流量计缺少增压措施,使用不够方便,导致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包括流量计本体,所述流量计本体的内表壁中心处焊接有楔形节流件底座,所述流量计本体的外侧壳体上位于楔形节流件底座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取压管和第二取压管,所述流量计本体的一端通过流量计接头与增压管连通,所述增压杆的外侧壳体中心处连通有增压口,所述楔形节流件底座上通过电控伸缩杆连接有楔形节流件,所述楔形节流件底座的中心处固定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控伸缩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流量计本体与增压管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且流量计本体与增压管的内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取压管和第二取压管关于流量计本体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控伸缩杆共连接有两个,且两个电控伸缩杆关于楔形节流件底座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控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增压管,可以通过增压管上的增压口对管道内部流体进行增压,从而对流量计本体测取流量时产生的差压进行补偿,增强该增楔形差压流量计的实用性,其次,增压管与流量计本体为可拆卸连接结构,不需要增压时可以直接进行拆卸,使用更加的方便,其次,通过设有电控伸缩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楔形节流件的开口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人可以测得不同的流量范围,扩大测量的范围,同时保证测量结构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增压功能的楔形差压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神州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7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流量计运行环境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泵站用水智能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