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7748.1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2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克俊;袁星星;李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机主体 接料板 茶叶烘干机 接料盘 连接板 活动连接有 驱动电机 固定圈 加工室 连接臂 茶叶 本实用新型 第一活动板 连接板两端 均匀受热 内部设置 转动连接 活动板 加热组 进料口 室内部 下料板 转动杆 电机 室内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体,所述烘干机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烘干机主体左侧设置有进料口,且烘干机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工室,所述电机室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接料盘两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臂,且接料盘下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且连接板两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加工室内侧安装有第二加热组,且加工室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料板,所述第一接料板下方连接有第二接料板。该茶叶烘干机可以通过第一接料板和第二接料板将茶叶均匀撒在接料盘和连接板,从而使茶叶均匀受热,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现有的茶叶加工过程中人们会对茶叶进行烘干的工作,而传统的方式是进行太阳晒干,或者通过人工进行烘干,不仅周期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并且目前许多使用机器进行烘干,在将茶叶投入进料口后,容易出现堆积的情况,使茶叶烘干的不均匀,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茶叶加工过程中人们会对茶叶进行烘干的工作,而传统的方式是进行太阳晒干,或者通过人工进行烘干,不仅周期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并且目前许多使用机器进行烘干,在将茶叶投入进料口后,容易出现堆积的情况,使茶叶烘干的不均匀,从而降低了茶叶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体,所述烘干机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烘干机主体左侧设置有进料口,且烘干机主体内部设置有加工室,所述加工室顶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组,且加工室底部设置有电机室,所述电机室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连接有接料盘,且转动杆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接料板,所述接料盘两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臂,且接料盘下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且连接板两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加工室内侧安装有第二加热组,且加工室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料板,所述第一接料板下方连接有第二接料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贯穿烘干机主体与连接板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活动板的长度大于转动杆到烘干机主体外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接料盘关于转动杆的两侧纵向分布有2个,其接料盘的主视为凵形结构,且接料盘近转动杆的一端为圆孔结构,并且接料盘圆孔位置的前端点与第一接料板的前端点连线与接料盘圆孔位置的末端点与第一接料板的末端点连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料板关于转动杆的表面等间距分布有4个,其第一接料板为倾斜结构,且第一接料板近转动杆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一接料板远转动杆一端的高度,并且第一接料板为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料板的大小与第一接料板的大小相等,且第二接料板为实心结构,并且第二接料板与第一接料板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7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