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2688.2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6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45/1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365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鼓风机 漏斗本体 受矿漏斗 安装板 缓冲板 除尘 碎矿 抑尘 转板 冶炼 喷头 本实用新型 水分运输 有效控制 原料回收 出水口 储水槽 上表面 有效地 水雾 沉淀 喷洒 过滤 传递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鼓风机,漏斗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一端贯穿漏斗本体设置;鼓风机将原料中的大部分粉尘吹至除尘区间内,从而大量减少了粉尘的影响,除尘区间的内部等间距交叉设有缓冲板,通过喷头喷洒水雾,使得粉尘沉淀下来,且通过缓冲板的作用,使得粉尘有效地得到控制;当原料与转板相接触时,可通过转板有效控制流速,降低了原料与原料之间的碰撞而在漏斗本体内部产生的粉尘;出水口可将水分运输并传递至下方的原料中,进一步降低粉尘的含量并将过滤后的水分流入至储水槽中进行原料回收,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工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
背景技术
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工业生产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和钢。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然而原材料加工过程中常常容易产生许多粉尘,尤其是在原材料进入至漏斗时,所造成的粉尘量最多,而粉尘对人体有较大得到危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钢冶炼碎矿工艺中抑尘受矿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鼓风机,所述漏斗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一端贯穿漏斗本体设置,所述漏斗本体上端靠近鼓风机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漏斗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的上端开设有出尘槽,该出尘槽与鼓风机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出尘槽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漏斗本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喷头,所述间隔板的一侧与漏斗本体内壁的一侧等间距交错安装有缓冲板,所述间隔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漏斗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表面等间距安装有转板,所述漏斗本体的内部设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位于转筒的下方,所述漏斗本体的下端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漏斗本体为截面为梯形的腔体结构,所述间隔板与漏斗本体相连接的区域形成除尘区间,所述缓冲板与喷头位于除尘区间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数量至少有5个,且等间距相互交错设置,该缓冲板位于出水口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为截面为“L”状的金属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板的数量至少有6个,且等间距设置在转筒的表面,所述转板的长度为间隔板与连接板距离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开设有漏水孔,且该连接板与漏斗本体的下端形成储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鼓风机将原料中的大部分粉尘吹至除尘区间内,从而大量减少了粉尘的影响,除尘区间的内部等间距交叉设有缓冲板,通过喷头喷洒水雾,使得粉尘沉淀下来,且通过缓冲板的作用,使得粉尘有效地得到控制;
2.在漏斗本体的内部设有转筒,该转筒的表面等间距设有转板,当原料与转板相接触时,可通过转板有效控制流速,降低了原料与原料之间的碰撞而在漏斗本体内部产生的粉尘;
3.在间隔板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可将水分运输并传递至下方的原料中,进一步降低粉尘的含量并将过滤后的水分流入至储水槽中进行原料回收,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兴和县山河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2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水喷雾加湿除霾杀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针对瞬间高浓度油烟循环洗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