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被种植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274814.8 申请日: 2018-02-27
公开(公告)号: CN208227796U 公开(公告)日: 2018-12-14
发明(设计)人: 高卫民;程寒飞;王浩;项萌;李明;朱巧红;冉景;夏溢;焦朋朋;刘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9/02 分类号: A01G9/02;A01G24/40
代理公司: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代理人: 张岱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污泥造粒 种植坑 种植 污染物吸附 土壤 本实用新型 活性碳吸附 活性炭吸附层 活性炭吸附 物质交换 蓄水能力 种植区域 保水剂 保水 侧壁 通水 污泥 上铺 通气 铺设 扩散 污染 保证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植被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坑,所述种植坑的侧壁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墙,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有污染物吸附层,所述污染物吸附层上铺设有污泥造粒层,所述污泥造粒层中夹设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本实用新型一种植被种植结构,种植结构四周活性碳吸附墙,所有扩散到周围土壤中的水和气都经过活性碳吸附墙,保证了种植区域与周围土壤的通气通水和物质交换性,形成一体;通过设置的污染物吸附层,能够防止污泥造粒层对种植坑周围的土壤造成污染;利用设置的污泥造粒层,污泥造粒中的污泥与保水剂混合,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被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及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世界陆地荒漠化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0%左右,而且伴随着环境的不断被破坏和人类的频繁活动而不断加剧。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合计165.3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省(区)和471个县,约占国土面积的17%。土地荒漠化不仅极大侵蚀了土地资源,使宝贵的耕地、草场进一步萎缩,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近年来不断肆虐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荒漠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以及对新型种植及植被恢复的技术需求也愈来愈强。

我国西部和“三北”(西北、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物种植的成活率低、植被恢复难度大。特别是黄河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盖度及种植成活率低,不仅引起大量风沙,形成沙尘暴天气,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保证植被生长的植被种植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植被种植结构,包括种植坑,所述种植坑的侧壁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墙,所述种植坑的底部铺设有污染物吸附层,所述污染物吸附层上铺设有污泥造粒层,所述污泥造粒层中夹设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吸附墙包括排列铺设的若干活性炭模块,所述活性炭吸附墙的厚度为0.5~5cm。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包括粉状碳、破碎碳和颗粒碳;所述活性碳吸附层的厚度为0.1~1c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活性炭吸附层之间的距离为20-50cm。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坑坑底的面积为1~100m2,深度为60~100cm。

进一步地,所述污染物吸附层包括活性氧化镁、沸石和石膏,所述污泥吸附层的厚度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造粒层采用粒径为0.01-1cm的污泥造粒;所述污泥造粒由市政脱水污泥用石膏、水泥和保水剂混合造粒而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覆土层,所述覆土层设置在污泥造粒层上,所述覆土层的厚度范围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覆土层上种植有植被,所述植被包括耐寒耐旱的乔木、灌木和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结合。

本实用新型植被种植结构,种植结构四周活性碳吸附墙,所有扩散到周围土壤中的水和气都经过活性碳吸附墙,保证了种植区域与周围土壤的通气通水和物质交换性,形成一体;通过设置的污染物吸附层,能够防止污泥造粒层对种植坑周围的土壤造成污染;利用设置的污泥造粒层,污泥造粒中的污泥与保水剂混合,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性碳层正面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4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