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5271.1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宇;吴方春;郁建红;冯宗义;鲍优绒;韩聪聪;田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弘海众创空间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E02F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刘湘舟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本实用新型 节能环保型 传动系统 定位系统 进泥系统 副船体 可拆卸 吸泥船 原状土 拼箱 闭气土方 吊挂结构 定位结构 动力机构 节能效率 连杆机构 连接螺栓 两侧设置 生态环保 施工作业 支撑结构 吸泥管 吸泥口 淤泥质 主定位 回填 取土 废弃 地铁 沿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包括一船体,所述船体内装有传动系统和进泥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进泥系统包括吸泥管结构和吸泥口结构,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定位系统和执行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主定位结构和副定位结构,所述执行系统包括吊挂结构和支撑结构,船体两侧设置有可拆卸副船体拼箱,所述可拆卸副船体拼箱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船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对于沿海淤泥质滩涂的取土回填工程和围垦海堤的闭气土方工程以及地铁废弃土转移等方面的施工作业都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率和生态环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
背景技术
在目前河道、水库、航道、港池水下的淤泥清理作业中,疏浚回填、挖掘等通常使用绞吸式吹泥船和抓扬式抓斗挖泥船等。绞吸式吹泥船作业时使用绞刀在水下泥层交界处大力搅拌,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并以含水量80%左右的泥浆水由排泥管道输送到另外一个地点(纳泥区),然而输送至纳泥区域后必需将该含水量80%左右的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或海域之中,因纳泥区容积有限,所以会造成泥浆在得不到充分沉淀的情况下(特别是淤泥严重的土质,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沉淀)就直接将大量的混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和海域。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对于抓斗式挖泥船来说,如果作业区域的淤泥过于稀疏松软,淤泥会从挖泥斗中溢出,对水域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倾抛水域也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克服现有清淤疏浚工程作业造成的环保污染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将水下淤泥土直接原质状态下吸送至另外一个地方,彻底解决施工作业时造成水质污染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包括一船体,所述船体内装有传动系统和进泥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进泥系统包括吸泥管结构和吸泥口结构。
较佳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装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曲轴杆和第二曲轴杆,所述第一曲轴杆和所述第二曲轴杆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杆机构相连。
较佳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传动杠杆连接,所述传动杠杆安装在轴承架上,所述传动杠杆与导向传动连杆连接,所述导向传动连杆与导向接杆连接,所述导向接杆上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设置在导向缸内,所述导向接杆与推杆连接,所述推杆上装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设置在泥缸内。
较佳的,所述吸泥管结构包括分岔管,所述分岔管分别与第一分接管和第二分接管相连,所述第一分接管和所述第二分接管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分接管和所述第二分接管上分别安装有出泥管,所述分岔管与橡胶短接管相连,所述橡胶端接管与橡胶长接管相连,所述橡胶长接管与长直管相连,所述长直管与吸头角度调节接头相连,所述吸头角度调节接头与吸头总程相连,所述吸头总程与吸泥口结构相连。
较佳的,所述吸泥管结构内设置有门式单向自闭阀。
较佳的,所述吸泥口结构包括总扩展口所述总扩展口两侧均装有启闭门支架,所述启闭门支架上均安装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上均设置有第一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固定在液压缸支架上,所述液压缸支架均安装在所述启闭门支架上,所述总扩展口两侧内部装有杂物防护栅。
较佳的,吸泥口结构上安装有横移滑轮,所述横移滑轮上设置有滑轮钢丝,所述滑轮钢丝与绞车连接,所述绞车设置在所述船体上。
较佳的,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定位桩系统,所述定位桩系统包括主定位结构和副定位结构。
较佳的,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执行系统,所述执行系统包括吊挂结构和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弘海众创空间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弘海众创空间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5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