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7762.X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峰;杨凤骁;赵泊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B21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自动识别装置 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 信息服务器 读取 反馈信息 高效可靠 信息识别 轧辊设备 存储 反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辊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包括: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轧辊上,存储有轧辊信息;RFID读写器,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相配合,读取轧辊信息;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轧辊信息服务器,所述轧辊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获取所述轧辊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反馈给RFID读写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可靠实现轧辊信息识别整理的轧辊自动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间负责对轧机轧制用的轧辊进行磨削、轴承座维护、轧辊配对、轧辊下机和轧辊上线的管理等工作。轧机使用的工作辊种类繁多,规格不一,轧辊间工作人员需要随时掌握每只轧辊的状态,以及轧辊所处的位置。传统的方法是人工在轧辊间根据轧辊上的刻的辊号进行核对位置,然后在轧辊间管理系统中进行手工信息查询。这种方式消耗了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也容易造成由于人工操作产生的一系列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轧辊信息识别操作粗糙,效率低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用于轧辊信息识别;包括:
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轧辊上,存储有轧辊信息;
RFID读写器,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相配合,读取轧辊信息;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轧辊信息服务器,所述轧辊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获取所述轧辊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反馈给RFID读写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显示所述轧辊信息以及所述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轧辊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轧辊端部开设一槽型结构,所述RFID电子标签置于所述槽型结构内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结构为圆槽型或方槽型。
进一步地,所述RFID读写器为带有RFID读写功能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RFID读写器固定在和所述轧辊对应的操作位上,当所述轧辊经过所述操作位时自动读取所述轧辊上的RFID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结构的开槽深度10mm。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结构内设置螺孔,所述RFID电子标签用螺丝固定在所述槽型结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螺孔的孔径4.4mm,孔间距39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轧辊自动识别装置,通过将设置包含辊号信息的电子标签固定到轧辊侧壁上,当轧辊进入到轧辊间进行处理时,操作人员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轧辊间的轧辊信息服务器通信,反馈轧辊信息;并获取辊的详细信息或者加工计划等信息,从而避免了人工筛查造成信息可靠性差,低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辊自动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轧辊自动识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轧辊信息识别操作粗糙,效率低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7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食品溯源中间件
- 下一篇:一种智能调解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