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双背压供热机组的凝结水水位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7925.4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兵;安珂;高庆;蒋建平;曹敬国;隋树波;张永海;宋文希;居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8;F28B11/00;F24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凝结水水位 供热机组 凝结水 调节系统 凝结水泵 热井 供热系统 电动调节阀控制系统 电动调节阀 手动截止阀 运行可靠性 出口管道 简化系统 热井水位 入口母管 失调问题 有效解决 高背压 凝汽器 压差 水位 平衡 改造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背压供热机组的凝结水水位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在高低双背压供热机组供热系统中的高背压侧凝结水热井出口管道出口处设置有电动调节阀及手动截止阀,通过电动调节阀控制系统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以此平衡高低背压两侧凝结水进入凝结水泵入口母管的流量,达到控制两侧热井水位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凝汽器两侧压差过大造成的凝结水水位失调问题,从而满足两侧凝结水热井仍共用原有凝结水泵的要求,不需进行大幅改造,达到简化系统、节省投资、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高效热电联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背压供热机组的凝结水水位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近两年在高背压供热技术基础上,为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适应机组调峰要求,目前国内新开发了一种双背压高效供热技术:供热期机组同时采用两种冷却工质,不同排汽口对应凝汽器独立腔室,一侧低压缸排汽背压提高至40kPa~50kPa,对应冷却工质为热网循环水,低压排汽用于采暖供热;另一侧低压缸排汽背压维持4kPa~7kPa,对应冷却工质为循环冷却水。
由于凝汽器两侧压差达到40kPa左右,理论上将导致两侧热井水位差达到4m,导致凝结水水位无法正常维持、机组凝汽器无法正常运,需将高、低背压侧凝结水系统隔离并各自独立运行。
对于上述双背压运行的供热机组而言,若针对高背压侧设计一套独立的凝结水升压系统,与原系统并联运行,则需隔离高背压侧凝结水与正常背压侧凝结水,同时为高背压侧凝结水新增2台凝结水泵(一运一备)、阀门、管道及相应热控系统等,由此造成凝结水系统复杂,且改造投资明显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双背压供热机组的凝结水水位调节系统,可有效解决凝汽器两侧压差过大造成的凝结水水位失调问题,从而满足两侧凝结水热井仍共用原有凝结水泵的要求,不需进行大幅改造,达到简化系统、节省投资、提高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高背压侧和低背压侧的纯凝运行或抽凝运行的凝结水系统,高背压侧排汽接入高压侧热井,低背压侧排汽接入低压侧热井,高压侧热井和低压侧热井均接入凝结水泵,高压侧热井的凝结水出口管路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高压侧热井和低压侧热井的水位差,控制高压侧热井进入凝结水泵入口母管的凝结水流量。
电动调节阀下游设置有用于控制高压侧热井水流量的手动调节阀,正常运行时全开,可作为备用的手动调整措施。
凝结水泵上游设置有用于控制高压侧热井和低压侧热井水流量的凝结水泵调节阀。
高压侧热井连接热网回水。
低压侧热井连接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采用循环水泵供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接入高背压侧的高压侧热井和接入低背压侧的低压侧热井,高压侧热井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水位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凝汽器两侧压差过大造成的凝结水水位失调问题,从而满足两侧凝结水热井仍共用原有凝结水泵的要求,不需进行大幅改造,达到简化系统、节省投资、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手动调节阀,能够防止误关,正常运行时全开,可作为备用的手动调整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凝结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高、低背压侧独立运行的凝结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凝结水系统;2、高压侧热井;3、低压侧热井;4、凝结水泵;5、电动调节阀;6、手动调节阀;7、凝结水泵调节阀;8、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7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