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绕丝机上的灯丝下料辅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8596.5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华 |
主分类号: | H01K3/04 | 分类号: | H01K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汇邦智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4 | 代理人: | 杨海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丝 托板 绕制 下料 本实用新型 辅助机构 移动机构 托盘 绕丝 托住 芯棒 摇臂 灯丝端部 灯丝加工 稳定运行 移动托板 张合机构 支撑托板 垂挂 放入 下垂 抽取 应用 零部件 抽出 驱动 重心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绕丝机上的灯丝下料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位于灯丝绕制工作区的托板、用于支撑托板的摇臂、用于带动托板进入或离开灯丝绕制工作区的移动机构,所述托板分为两部分以半包或全包的方式托住灯丝,托板的两部分与一设置在摇臂上的张合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灯丝绕制工作区旁设有托板,灯丝加工完毕后,芯棒抽取前,托板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灯丝绕制工作区内并托住灯丝,避免了灯丝完全下垂,保持重心不变,芯棒完全抽出后,既可以移动托板将灯丝放入下料托盘内,也可以抽走托板,让灯丝自由落入下料托盘内,从而避免了灯丝端部撞击或垂挂在旁边的零部件上,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丝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绕丝机上的灯丝下料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为解决绕制长灯丝问题,现有厂家发明出一种双动力绕丝机,结构参考专利号为20152012706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绕丝机,包括机台、安装在机台上的绕丝机构、配合绕丝机构进行绕丝的芯棒以及驱动芯棒自转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芯棒的另一端设有夹着芯棒并带动其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芯棒上与第二动力机构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推动芯棒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夹着芯棒的端部并随其左右移动,灯丝绕制完成后,剪刀将钨丝切断,芯棒缩回,新绕制的灯丝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的成品托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灯丝的端部容易挂在剪刀上,导致剪刀出现被卡死现象,其原因是灯丝自身非常软,芯棒在缩回的过程中,灯丝前端先弯曲下垂,下垂后灯丝中心后移,当芯棒完全缩回后,灯丝的后端自由下落并恢复伸直状态,由于灯丝中心已经后移,伸直状态下的灯丝后端则会挂在剪刀上,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有效防止灯丝偏移位置的灯丝下料辅助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绕丝机上的灯丝下料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位于灯丝绕制工作区的托板、用于支撑托板的摇臂、用于带动托板进入或离开灯丝绕制工作区的移动机构,所述托板分为两部分以半包或全包的方式托住灯丝,托板的两部分与一设置在摇臂上的张合机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托板包括托板主体和设置在托板主体内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垫片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张合机构为一气动手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轨、设置在滑轨上的支架以及推动支架移动的动力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摇臂的端部铰接在支架的顶部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托板上设有保护气连接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灯丝绕制工作区旁设有托板,灯丝加工完毕后,芯棒抽取前,托板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灯丝绕制工作区内并托住灯丝,避免了灯丝完全下垂,保持重心不变,芯棒完全抽出后,既可以移动托板将灯丝放入下料托盘内,也可以抽走托板,让灯丝自由落入下料托盘内,从而避免了灯丝端部撞击或垂挂在旁边的零部件上,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托板离开灯丝绕制工作区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华,未经周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8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