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9243.7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李玉成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包铝母线 转盘 缩径装置 滚轮 缩径 重块 本实用新型 侧壁 通孔 等角度布置 弹性磨块 复位弹簧 高速转动 滑动配合 转盘径向 转盘中心 减小 铝层 铜层 穿过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包括带有侧壁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供铜包铝母线穿过的通孔,转盘上设有围绕通孔的等角度布置的缩径滚轮,所述的缩径滚轮沿转盘径向滑动配合,所述转盘上设有高速转动时带动缩径滚轮向转盘中心移动的重块,所述重块的外侧与侧壁之间设有重块复位弹簧,所述的转盘内设有与铜包铝母线表面接触的弹性磨块。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小铜层和铝层间隙的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包铝母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铜包铝包覆焊接法,其工艺基本过程如下:铝杆径预处理后,将铜带铝杆同时引入前处理机,在包覆机动力的牵引下通过包覆机内的钢丝轮分别对铜带表面和铝杆表面进行刷洗处理,接着通过包覆焊机整形滚轮形成开口管,与此同时通过自卑氩弧焊将其焊接成无缝管,形成铜包铝盘圆胚线,在进过多道次的拉拔形成成品铜包铝线材。
由于包覆焊接工艺要求,铝杆与铜层间必需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包覆焊接的过程中,铜带与铝杆经钢丝刷摩擦后温度很高,当进入包覆焊接后使原来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此时铜管与铝杆之间的间隙为正压力,当随着时间连续焊接,焊接后的铜包铝胚线也随着时间、温度不断的下降,此时铜管和铝杆的间隙为负压力,将空气不断吸入,经前处理后的铜带结合面会产生二次氧化,尤其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氧化层增长加剧,由于结合表面氧化层的存在,严重影响铜原子与铝原子间的结合,在拉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铜层断裂和漏铝点,使成材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减小铜层和铝层间隙的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包铝母线缩径装置,包括带有侧壁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供铜包铝母线穿过的通孔,转盘上设有围绕通孔的等角度布置的缩径滚轮,所述的缩径滚轮沿转盘径向滑动配合,所述转盘上设有高速转动时带动缩径滚轮向转盘中心移动的重块,所述重块的外侧与侧壁之间设有重块复位弹簧,所述的转盘内设有与铜包铝母线表面接触的弹性磨块。待加工的铜包铝母线从转盘中心的通孔穿过,转盘在转动时,重块由于离心作用而靠近转盘的侧壁,带动缩径滚轮靠近转盘的中心,缩径滚轮作用于铜包铝母线表面,对铜包铝母线产生压紧力,从而使得铜层和铝层间隙缩小。此外,在铜包铝母线缩径过程中,还受到弹性磨块作用,将铜包铝母线表面氧化层去除。
作为优选,所述重块的内侧设有连接臂,所述缩径滚轮转动连接在连接臂远离重块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磨块包括转动片以及位于转动片朝向铜包铝母线一面的磨片,所述的转动片转动设置在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上设有推动转动片靠近铜包铝母线的压紧弹簧。这样,缩径滚轮压紧铜包铝母线时,也同时带动弹性磨块靠近铜包铝母线,转动片在压紧弹簧作用下转动,使得磨片接触铜包铝母线,将铜包铝母线表面氧化层去除。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连接臂侧边滑动配合的导向槽。这样,连接臂的移动受到导向槽导向,避免缩径滚轮出现晃动,保证位移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臂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中设有定位压紧弹簧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与调节槽固定的锁紧螺母。这样,改变调节座在调节槽中的位置,可调节弹性磨块对于铜包铝母线的作用力,便于提高装置对于铜包铝母线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减小铜层和铝层间隙,保证之后的焊接质量;(2)在缩径的同时去除铜包铝母线表面的氧化层,提高表面清洁度;(3)对于铜包铝母线的适应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兴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9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制作平台
- 下一篇:四轴绞线机拉力位置的自动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