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性能声发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9462.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舰;张强;潘洲峰;李明枫;彭艳华;刘冠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14 | 分类号: | G01N29/1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轮 圆环链 压电 声发射检测装置 声发射传感器 压电陶瓷片 发电模块 发电组件 啮合性能 质量块 无线信号发射器 啮合 本实用新型 刮板输送机 链轮传动轴 低速旋转 电池供电 电源供电 调整圆环 技术手段 井下布线 煤炭运输 啮合状态 驱动电机 信号传输 整机寿命 重力特征 盖板 顶杆 基板 施压 筒体 无源 反馈 供电 | ||
一种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性能声发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链轮传动轴、链轮、驱动电机、声发射传感器及压电俘能机构,压电俘能机构包括基板、筒体、盖板及发电组件,发电组件由一个质量块和若干发电模块组成,发电模块包括压电陶瓷片、顶杆及顶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反馈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状态,为及时调整圆环链张力、为提高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精度、为提高刮板输送机的煤炭运输效率及整机寿命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压电俘能机构利用了链轮的低速旋转特征和质量块的重力特征,实现对压电陶瓷片施压而产生电能,进而实现声发射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的长期无源供电,克服了电池供电、有线电源供电及有线信号传输导致的井下布线困难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性能声发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刮板输送机是重要的煤炭运输设备,其通过电机驱动链轮转动,进而实现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传动,最终带动刮板运动来完成煤炭的运输。因此,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刮板输送机的煤炭运输性能。
由于圆环链本身具有一定的张力,在长期大负载运输状态下,圆环链在刮板输送机上会有一定的伸长,从而导致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不良,进而会造成链轮与圆环链的相互振动和冲击,不但会影响链轮与圆环链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卡链、掉链及断链等工况,从而严重影响刮板输送机的煤炭运输效率及整机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性能声发射检测装置,采用声发射传感器检测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声发射特征,能够及时反馈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状态,为及时调整圆环链张力、为提高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精度、为提高刮板输送机的煤炭运输效率及整机寿命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性能声发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链轮传动轴、链轮、驱动电机、声发射传感器及压电俘能机构;所述链轮传动轴水平安装在机架上,链轮传动轴一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固连,所述压电俘能机构安装在链轮传动轴另一端;所述链轮固定套装在链轮传动轴上,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链轮的轮盘上,通过声发射传感器检测链轮与圆环链的啮合声发射特征信号;在所述链轮传动轴的表面开设有引线槽,引线槽内安装有用于电连接声发射传感器与压电俘能机构的导线,声发射传感器通过压电俘能机构进行供电。
所述压电俘能机构包括基板、筒体、盖板及发电组件;所述基板固装在链轮传动轴的端部,所述筒体位于基板与盖板之间,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筒体内;在所述基板和盖板上均设置有穿线孔;在所述盖板外表面安装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信号接收端通过导线与声发射传感器电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端与计算机进行无线连接,通过计算机对啮合声发射特征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通过压电俘能机构进行供电;在所述筒体外部安装有第一保护罩,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外部安装有第二保护罩。
所述发电组件由一个质量块和若干发电模块组成,所述质量块位于筒体的中心,发电模块位于质量块与筒体之间,且若干发电模块沿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发电模块包括第一压电陶瓷片、第一顶杆、第一顶板、第二压电陶瓷片、第二顶杆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杆一端固连在质量块上,所述第一压电陶瓷片黏接在第一顶杆另一端与第一顶板之间;所述第二顶板一端固连在筒体上,所述第二压电陶瓷片黏接在第二顶板另一端与第二顶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块相连。
在所述质量块与第一顶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过载保护变径弹簧,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变径弹簧输出反向弹簧力,通过反向弹簧力抵消第一压电陶瓷片受到的过载压力,用以保护第一压电陶瓷片。
在所述筒体与第二顶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过载保护变径弹簧,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变径弹簧输出反向弹簧力,通过反向弹簧力抵消第二压电陶瓷片受到的过载压力,用以保护第二压电陶瓷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9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