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1479.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国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6 | 分类号: | C25D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蜡 网篮 提勾 铸件 超声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控温加热器 除蜡装置 槽上部 超声波 电铸 孔板 制造 加热器 受热 清洗液 设置孔 被控 衍射 加热 融化 脱离 移动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包括除蜡槽和网篮,除蜡槽底部设置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上部设置控温加热器,控温加热器上部设置孔板,网篮顶部连接提勾,提勾可以挂在除蜡槽上部边缘,待除蜡铸件置于网篮内。本实用新型由超声波发生器形成超声波,带动上方被控温加热器加热后清洗液振动,在逐渐上传播的过程中碰到孔板,波在经过孔板上的孔后形成衍射共同作用于网篮中的待除蜡铸件,铸件上的蜡受热融化,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从铸件上脱离,除蜡更加彻底。网篮顶部连接提勾,提勾可以挂在除蜡槽上部边缘,除蜡结束后可以轻易将网篮提起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中的电铸工艺,是在铸液中,阴模为铸件,表面活化处理后有导电层,接通电流,在电场中电泳使金逐渐沉积在阴模的铸件上,达到一定厚度即可取出。然后打磨焊接,进行表面处理,即成为电铸成品。
然而在电铸结束后需要将阴模于铸件剥离,阴模可以为蜡、石膏、塑料等,最常用的阴模材质是蜡。由于蜡材质较软易碎,剥离难度较大,如果剥离不完全影响铸件整体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将蜡制阴模加热融化,从而与铸件分离。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包括除蜡槽和网篮,所述除蜡槽底部设置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上部设置控温加热器,所述控温加热器上部设置孔板,所述网篮顶部连接提勾,所述提勾可以挂在除蜡槽上部边缘,待除蜡铸件置于网篮内。
所述孔板的孔为圆孔,直径为5~8mm。
所述孔板的孔呈对称分布相邻两个孔的中心距离为孔径的2~3倍。
所述控温加热器与超声波发生器的距离为1~2.5㎝。
所述孔板与控温加热器的距离为0.8~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包括除蜡槽和网篮,除蜡槽底部设置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上部设置控温加热器,控温加热器上部设置孔板,孔板的孔为圆孔,直径为5~8mm,孔板的孔呈对称分布相邻两个孔的中心距离为孔径的2~3倍,控温加热器与超声波发生器的距离为1~2.5㎝,孔板与控温加热器的距离为0.8~1.6㎝,待除蜡铸件置于网篮内。由超声波发生器形成超声波,带动上方被控温加热器加热后清洗液振动,在逐渐上传播的过程中碰到孔板,波在经过孔板上的孔后形成衍射共同作用于网篮中的待除蜡铸件,由于控温加热器距离铸件较近,铸件上的蜡受热融化,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从铸件上脱离,通过网篮的网孔落入清洗液底部,从而达到与铸件分离的目的,除蜡更加彻底。加热装置可控温,可根据实际情况反馈随时调节加热温度。网篮顶部连接提勾,提勾可以挂在除蜡槽上部边缘,除蜡结束后可以轻易将网篮提起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增材制造的电铸除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蜡槽;2—超声波发生器;3—控温加热器;4—孔板;5—网篮;6—提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国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国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1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沉积金属阴极板挂取板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旋转电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