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交通基站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1895.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8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林;张一鹏;李振华;范青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0965 | 分类号: | G08G1/0965;G08G1/017;G08G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品运输车辆 提示系统 智能交通 本实用新型 路侧设备 基站 图像处理技术 安全行驶 报警模块 车辆前方 车路协同 生命安全 危险预警 显示模块 追尾事故 触发 风电 感知 行进 预警 告知 广播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基站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可对车辆前方的多个车辆进行危险品运输车辆识别及预警的车路协同系统,其先通过路侧设备对经过的车辆进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识别,然后在识别存在危险品运输车辆时,将识别结果广播告知后续经过的其它车辆,以便触发这些车辆中的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进行危险预警,促使驾驶员感知在行进前方存在危险品运输车辆,时刻注意保持安全行驶距离,从而利于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此外,所述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还具有车辆自动远离危险、路侧设备风电自给及可全天候工作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交通基站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s,ITS)的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IVHS),其是一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其中,智能交通基站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用于广泛布置在路侧以衔接传感器、终端、车辆、数据中心和指挥控制系统等,是路车智能数据与通信平台,具备数据采集、通信、供电等组合功能。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例如DSRC无线通信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和LTE-V无线通信技术等),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和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危险品运输是特种运输的一种,是指专门组织或技术人员对非常规物品使用特殊车辆进行的运输。危险品的运输存在巨大的危险性,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物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
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危险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今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应用大国。危险品造福人类的同时,其运输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如今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安全保障还仅限于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控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漏洞。由于普通车辆的车速较快,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速较慢,造成普通车辆与危险品运输车辆追尾事故的报道时有发生。从已发生的同类事故来看,此类事故的发生会造成车辆报废,甚至是车毁人亡,导致经济损失庞大,人员伤亡惨重,并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2012年8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辆大型卧铺客车在高速公路段与一辆解放牌危险品运输车辆追尾相撞,造成甲醇泄漏并瞬间起火,导致卧铺客车上36人死亡和3人受伤。
目前虽然提供了多种能够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识别的预警装置及方法,例如中国专利CN201520571073.6《一种基于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识别的汽车安全行驶预警装置》和CN201510174691.1《用于长途客车前方出现危险品运输车时的识别与预警方法》,但是这些装置及方法在具体应用时,只能对位于车辆前方的最近车辆进行识别和预警,无法对位于最近车辆前方的多个车辆进行识别和预警,仍然存在普通车路与危险品运输车辆出现连续追尾事故发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交通基站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智能交通基站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提示系统,包括路侧设备和车载设备,其中,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车载ECU模块以及分别通信连接所述车载ECU 模块的车载无线收发模块、车载卫星定位模块、车载时钟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1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