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式多爪钓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2866.X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光培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2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管 承重 胶囊腔 钩子 本实用新型 气囊式 钓钩 多爪 铅坠 气囊式结构 浮力作用 高灵敏度 整体目标 周向均布 体外壁 线连接 主线 底端 断线 抗拉 甩竿 头端 尾端 线穿 鱼率 吊装 缠绕 落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囊式多爪钓钩,包括胶囊腔体、铅坠、弹性管、承重延线和单钩子线,所述铅坠吊装在胶囊腔体底端,至少两根弹性管周向均布于胶囊腔体外壁,承重延线穿装在弹性管内,头端进入胶囊腔体内与顶端的主线连接,尾端与弹性管末端外的单钩子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多根单钩子线受约于弹性管定位,不会缠绕,整体目标大且上鱼率高;气囊式结构整体重量便于抛甩竿,但落水后在浮力作用重量变轻可体现高灵敏度;同时上鱼抗拉时有承重延线过渡,主线承重,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涉及气囊式多爪钓钩。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上鱼机率,台钓中会采用子线双钩或多钩,但落水后容易出现象搓麻绳一样的缠绕,两钩如同一钩鱼很难在最快速度发现目标,如果有钩落入草缝里更是难有收获。 同时常规双钩子线与八字环是直接的死结连接,没有延长线,死结点由于线的加力弯曲已有损伤,稍大一点的鱼上钩就容易断线跑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囊式多爪多钓钩,多根单钩子线均匀分散,无缠绕现象,整体钓钩目标大上鱼率高;气囊式结构整体重量便于抛甩竿,但落水后在浮力作用重量变轻可体现高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气囊式多爪钓钩,包括胶囊腔体、铅坠、弹性管、承重延线和单钩子线,所述铅坠吊装在胶囊腔体底端,至少两根弹性管周向均布于胶囊腔体外壁,承重延线穿装在弹性管内,头端进入胶囊腔体内与顶端的主线连接,尾端与弹性管末端外的单钩子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气囊式结构的胶囊腔体加上铅坠后重量与台钓跑铅重量基本相当,无论风大小都便于抛竿或定点垂钓,落水后由于气囊腔体上浮变轻形成高灵敏度,在鱼少许动作情况下漂都会有明显上顶反应;同时胶囊腔体四周均匀分散的多根弹性管自然形成弹性角度和间距定位,每根单钩子线分别连接管内的承重延线,不会发生缠绕现象,目标大且上鱼率高;单钩子线与主线之间通过承重延线连接,抗拉时有承重延线过渡,不会出现断线跑鱼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承重延线尾端通过不可旋转的八字死环连接单钩子线,八字死环内端单环固定在弹性管尾端。八字死环与弹性管形成同步整体弹性体,弹性管仅承受钓饵重量,而上鱼的重量转移到主线上,当失去鱼重量时弯曲的弹性管又会自动还原,因此钓15斤左右的鱼承重量没有任何问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多根承重延线头端集中扣成死结。扣成死结便于主线承受鱼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死结连接胶囊腔体外的八字环,再与主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管头端延伸穿装在胶囊腔体内至承重延线头端处。 使各根承重延线于单通道中,防止相互缠绕牵拉。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多根弹性管头端采用束带捆扎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管为透明硅胶弹性管。仅2mm直径弹性管且透明,鱼基本看不到,仅小胶囊腔体产生水阻力如同台钓跑铅,不会惊扰鱼群,可连续上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多根单钩子线受约于弹性管定位,不会缠绕,整体目标大且上鱼率高;气囊式结构整体重量便于抛甩竿,但落水后在浮力作用重量变轻可体现高灵敏度,那怕是小杂鱼在咬钩上顶反应亦十分明显;同时上鱼抗拉时承重延线过渡,主线承重,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胶囊腔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光培,未经何光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2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综合诱驱鱼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冲鱼钩作用的假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