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3085.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晨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路器 耳机 降噪单元 拾音麦克风 发音单元 降噪 外部音频设备 本实用新型 输出信号 电连接 性能调整 用户测试 输出 两路 检验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音单元、拾音麦克风、音频分路器及降噪单元;拾音麦克风、音频分路器及降噪单元依次电连接,降噪单元电连接于发音单元;拾音麦克风,用于向音频分路器提供输入信号;音频分路器,用于将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并输出至降噪单元及外部音频设备;降噪单元,用于接收音频分路器中的输出信号及外部音频设备的输出信号并产生降噪音频,然后输出至发音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使耳机具备可被用户测试的接口,用户可以对耳机降噪指标进行检验及对耳机降噪性能调整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耳机使用越来越广泛,不过在耳机的使用过程中,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噪声污染,用户对耳机降噪的要求也逐渐在变化。市场上的耳机产品中,降噪指标是厂家根据具体产品的批量特征,特定的测试条件下测试获得并记载在产品的技术规格书中。
因现有的商用的耳机测试装置较为复杂,一般用户难以对耳机的降噪指标进行检验及用户不容易依据自身的音频响应特征对耳机降噪性能作出调整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使耳机具备可被用户测试的接口,用户可以对耳机降噪指标进行检验及对耳机降噪性能调整优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包括发音单元、拾音麦克风、音频分路器及降噪单元;所述拾音麦克风、所述音频分路器及所述降噪单元依次电连接,所述降噪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发音单元;
所述拾音麦克风,向所述音频分路器提供输入信号;
所述音频分路器,将所述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并输出至所述降噪单元及外部音频设备;
所述降噪单元,接收所述音频分路器中的输出信号及所述外部音频设备的输出信号并产生降噪音频,然后输出至所述发音单元。
较优的,所述音频分路器的输入端数量对应于所述拾音麦克风数量。
较优的,所述拾音麦克风至少包括一个。
较优的,所述外部音频设备包含测试单元、参数调整单元及声卡,所述测试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及所述声卡,所述参数调整单元电连接于所述声卡及所述降噪单元,所述声卡电连接于所述音频分路器及所述降噪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出了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能够将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并输出至降噪单元及外部音频设备,使得耳机具备可被用户测试的接口,用户可以对耳机降噪指标进行检验及对耳机降噪性能调整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的耳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部包含音频分路器30的耳机100,包括发音单元10、拾音麦克风20、音频分路器30及降噪单元40;拾音麦克风20,向音频分路器30提供输入信号;音频分路器30,电连接于拾音麦克风20及降噪单元40,将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并输出至降噪单元40及外部音频设备50;降噪单元40,电连接于音频分路器30及发音单元10,接收音频分路器30中的输出信号及外部音频设备50的输出信号并产生降噪音频,然后输出至发音单元10。通过在耳机内部添加音频分路器30能够将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并输出至降噪单元40及外部音频设备50,使得耳机具备可被用户测试的接口,用户可以对耳机降噪指标进行检验及对耳机降噪性能调整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晨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晨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3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