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防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3120.0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叶灿光;彭长青;朱衡元;陈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鸿基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B65D8/1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6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管桩 底板 防滚 种管 字型 管桩壁 夹持 卡入 相等 堆放 把手 支撑 | ||
一种管桩防滚夹,属管桩堆放技术领域,包括三个夹持部、底板和把手,三个夹持部呈“品”字型布置,用于夹持呈“品”字型放置的三个管桩,三个夹持部之间的空隙与管桩壁厚的两倍相等,可正好卡入三个管桩,这时,三个管桩之间无法再发生相对运动。三个夹持部安装于底板上,底板对夹持部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堆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防滚夹。
背景技术
管桩是建筑桩基的一种,是建筑的核心基础部分,承载着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管桩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无论是管桩生产现场还是建筑施工现场,往往需要堆放大量管桩,如果将所有管桩单层平铺在现场,无疑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
于是,现场一般采用多层堆放的方式存放管桩,此外,管桩运输时也通常需要堆放运输。对于多层堆放,最为常见的风险是滚桩,位于底层外侧的管桩有可能发生滚动,这时很可能危机整堆管桩。对此,业内常用的应对措施是在底层外侧管桩使用楔块防滚,这种方式有时可能失效,严重时滚动的管桩甚至可能将楔块整体推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桩防滚夹,使用三个呈“品”字型布置的凸台限制成堆管桩的下层外侧的三个管桩的滚动,起到对成堆管桩防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桩防滚夹,包括三个夹持部、底板和把手,三个夹持部呈“品”字型布置,用于夹持呈“品”字型放置的三个管桩,三个夹持部之间的空隙与管桩壁厚的两倍相等,可正好卡入三个管桩,这时,三个管桩之间无法再发生相对运动,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桩防滚夹限制成堆管桩的下层外侧的三个“品”字形管桩时,下层外侧的三个管桩无法发生相对滚动,作为整体的三个“品”字形管桩显然也不会发生滚动,其他管桩则在上层管桩的挤压作用或者下层管桩之间的沟槽限制下显然也不会发生滚动,有效起到了成堆管桩的防滚作用。三个夹持部安装于底板上,底板对夹持部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进一步,夹持部的凸台高度优选250mm~400mm,若凸台高度太高,则防滚夹拆装较为困难,若凸台高度太矮,则无法起到防滚的效果。
进一步,为便于防滚夹的使用,在底板的背面设计把手,把手为两个沿底板中线对称安装于底板背面的钢管。
进一步,由于三个夹持部互相分离的安装在底板上,为了提高底板的刚度,在底板上、三个夹持部之间设计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管桩防滚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有效防止成堆管桩发生侧滚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0.夹持部,20.底板,21.加强筋,3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鸿基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鸿基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3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甜樱桃鲜果贮运的自发气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绳可自动回缩的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