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4159.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麦迪艾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B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踝关节 术后 恢复 穿戴 设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包括有腰带,腰带一侧连接多根承力带,承力带另一端连接小腿绑带,绑带下面用柔性带子连接脚套;所述脚套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术后恢复前期,借助拐杖,腿的重量由腰部承受,脚踝关节减少活动利于恢复;统计脚踝的活动数据,可以来了解关节恢复的情况,并制定关节活动计划帮助后期恢复;加热脚套抵抗冬天寒冷,提高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术后恢复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热点。可穿戴技术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康复等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可穿戴设备可以应用于骨科患者的康复训练,在国外等发达国家的应用较为广泛。骨科患者术后穿戴式运动康复设备,通过穿戴式传感器检测肌肉和关节运动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结合数据分析模型来个性化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设计这些穿戴设备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包括有腰带,腰带一侧连接多根承力带,承力带另一端连接小腿绑带,绑带下面用柔性带子连接脚套;所述脚套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固定有扣子甲。
进一步地,所述数根承力带在绑带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上固定有数个扣子乙,扣子乙连接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表面有毛粘,两侧分别有毛面和勾面。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呈梯形,上面比下面宽。
进一步地,所述脚套是柔软的纺织材料,呈袜子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脚套下面有一层发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安装在脚套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脚套安装有数据处理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术后恢复前期,借助拐杖,腿的重量由腰部承受,脚踝关节减少活动利于恢复;
2、统计脚踝的活动数据,可以来了解关节恢复的情况,并制定关节活动计划帮助后期恢复;
3、加热脚套抵抗冬天寒冷,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例绑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扣子甲;2-腰带;3-扣子乙;4-承力带5-绑带;6-柔性带子;7-脚套;8-加速度传感器;9-陀螺仪;10-发热层;11-毛面;12-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踝关节术后恢复的穿戴设备结构,包括有腰带2,腰带2一侧连接多根承力带4,承力带4另一端连接小腿绑带5,绑带5下面用柔性带子6连接脚套7;其特征在于:脚套7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8和陀螺仪9,测量一段时间内脚踝的活动量和活动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麦迪艾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麦迪艾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4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伤科用药物涂抹装置
- 下一篇:通用瓶塞及出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