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5448.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安关峰;司海峰;梁豪;李波;侯照保;王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力件 护筒 混凝土层 底板 承载系统 弯钩 封底结构 承托 筋条 间作 本实用新型 抗剪承载力 吊挂系统 开口朝上 施工成本 施工领域 外侧壁 受力 围堰 相等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包括护筒和底板,底板穿过护筒,护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剪力件,各剪力件处于底板的上方,各剪力件为弯钩,各剪力件的弯钩开口朝上,各剪力件上承托有水平放置的筋条。剪力件做成弯钩形式并承托筋条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承载系统,然后混凝土层便是设置在具有承载系统的该层;承载系统的设置提高了护筒与周边的混凝土层抗剪承载力,在相等条件下可减少混凝土层厚度,减少施工成本,特别是减轻吊挂系统的受力,提高了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围堰的混凝土层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的混凝土层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围堰既可以是前期钻孔桩的施工平台,又是后期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钢吊箱施工技术已成为桥梁高桩承台施工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钢吊箱封底是承台施工的关键点,封底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钢吊箱施工的成败。
钢吊箱封底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层与钢护筒之间的有效粘结,以保证承台浇筑时有足够的握裹力承担混凝土层重量。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封底混凝土层、承台混凝土层及钢吊箱自重荷载远大于封底混凝土层与钢护筒之间的握裹力。为满足受力要求,需在封底混凝土层与钢护筒相交处设置剪力件,利用剪力件来增加粘结力。剪力件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专利“200810022306一种减小钢围堰封底混凝土厚度的方法”,钢筋缠绕在吊箱侧壁用于形成凹凸不平的接触面,但这样还是无法提供更大的力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承载能力强的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包括护筒和底板,底板穿过护筒,护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剪力件,各剪力件处于底板的上方,各剪力件为弯钩,各剪力件的弯钩开口朝上,各剪力件上承托有水平放置的筋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剪力件为带肋钢筋,筋条为光圆钢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护筒为圆筒状,护筒和底板均为钢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剪力件绕护筒均匀地围成一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底板的四周设有可拆卸的竖直的侧板,侧板和底板组合后形成上方具有开口的容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剪力件具有第一弯折点和第二弯折点,第一弯折点使剪力件未固定在护筒的部分外翻,第二弯折点使剪力件继续弯折形成承托筋条的钩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弯折点的弯折角度为45°,第二弯折点的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用于加强护筒与封底结构间作用力的装置把剪力件做成弯钩形式并承托筋条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承载系统,然后混凝土层便是设置在具有承载系统的该层;承载系统的设置提高了护筒与周边的封底混凝土层抗剪承载力,在相等条件下可减少封底混凝土层厚度,减少施工成本,特别是减轻吊挂系统的受力,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整个围堰封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围堰封底系统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3是护筒与剪力件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护筒与剪力件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5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深基坑抽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形围堰的搭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