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注水防反流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7322.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1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黄书凯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 膨胀介质 检测管 膨胀套 反流 注水 连通管 连通 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病人呼吸道 病人健康 管道系统 密封连接 人体体腔 可膨胀 呕吐物 膨胀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人体体腔或管道系统中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包括内镜检测管,还包括连通管、充入膨胀介质后可膨胀的膨胀套和盛有膨胀介质的储膨胀介质仓,所述膨胀套套设于内镜检测管的下部且膨胀套的两端均与内镜检测管密封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另一端与膨胀套连通。本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可以在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测时,防止病人呕吐物涌入病人呼吸道内,影响病人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人体体腔或管道系统中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器械应用于疾病检测和诊断,其中就包括内镜检测。内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常用的内镜主要包括胃镜、肠镜等。以胃镜为例,胃镜检查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胃镜检测管),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借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在胃镜经病人口腔进入到食道或胃检查时,病人多有恶心感或者呕吐。病人胃中的食物可能通过食道上涌,这样会影响胃镜检测。甚至上涌的食物会通过食道而进入到呼吸道内,影响病人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该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可以在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测时,防止病人呕吐物涌入病人呼吸道内,影响病人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包括内镜检测管,还包括连通管、密封套、充入膨胀介质后可膨胀的膨胀套和盛有膨胀介质的储膨胀介质仓,所述膨胀套套设于内镜检测管的下部且膨胀套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套与内镜检测管密封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另一端与膨胀套连通。
采用本基础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内镜检测时,首先将内镜检测管通过口腔穿过食道进入到病人体内进行检测,此时,位于内镜检测管下部的膨胀套位于食道内。将储膨胀介质仓内的膨胀介质通过连通管输入到膨胀套,膨胀套在充入膨胀介质后膨胀进而堵塞食道,对呕吐物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呕吐物上涌。待检测完成后,将膨胀套内的膨胀介质抽出,即可将内镜检测管拔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插入内镜检测管时,膨胀套内不注入膨胀介质,此时膨胀套并未膨胀,方便内镜检测管的插入。2、插入内镜检测管后检测时通过储膨胀介质仓向膨胀套内充入膨胀介质,堵塞食道,避免呕吐物上涌进入到呼吸道内,保护了病人的健康。3、膨胀套位于食道管下部,既可以堵塞食道,又不影响内镜检测管的正常检测。4、在病人插入内镜检测管时可能会产生不适、呕吐等,而膨胀套堵塞食道后可以对内镜检测管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内镜检测管被误拔出。5、检测完成后,膨胀介质可以被抽回到储膨胀介质仓内,方便内镜检测管的取出。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膨胀介质为水,使用液体作为膨胀介质相比于气体而言其产生的压力更大,更容易使膨胀套膨胀,而水作为常用的液体,获取方便,成本低且对人体无害。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套与内镜检测管滑动连接,可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沿内镜检测管滑动膨胀套,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管与储膨胀介质仓连通的一端设有阀门。在将内镜检测管插入病人体内前,关闭阀门,避免膨胀介质流入到膨胀套内,在进行内镜检测时,打开阀门使膨胀介质流入到膨胀套内后并关闭阀门,避免膨胀介质倒流回储膨胀介质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镜注水防反流囊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未经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7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双囊助推套管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肛肠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