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拆线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7451.1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管叶;王敏;管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第一端 拆线 刀头 刀片 眼科 本实用新型 刀柄 射出 发射 凸透镜 汇聚 圆柱形插槽 透明塑料 反射光 锥台状 外周 有向 传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拆线刀头,其包括:刀片、底座;底座由透明塑料制成,形成为锥台状,且底座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底座的外周和第二端上设置有反射光的涂层,使得自内向外发射的光线仅可从底座的第一端射出;底座的第一端与刀片的末端固定;底座的第二端形成有圆柱形插槽,用于插入设有LED灯的刀柄的前端;底座的第一端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凸透镜,以对自底座第一端射出的光线进行汇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刀柄上的LED灯发射的光线被传导并在底座的第一端汇聚而发射到刀头的刀片前端,为实施拆线的操作者提供照明,无需另外的人来实施照明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拆线刀头。
背景技术
在眼科拆线时,需要较好的光线条件。目前,一般是一个护士手持手电筒,另一个护士用刀或剪进行拆线。这种操作方式需要配合,且需要至少两个护士。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眼科拆线刀头,其具有将光线传导至刀头部的作用,从而无需另外的护士提供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其包括:刀片、底座;
底座由透明塑料制成,形成为锥台状,且底座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底座的外周和第二端上设置有反射光的涂层,使得自内向外发射的光线仅可从底座的第一端射出;
底座的第一端与刀片的末端固定;底座的第二端形成有圆柱形插槽,用于插入设有LED灯的刀柄的前端;底座的第一端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凸透镜,以对自底座第一端射出的光线进行汇聚。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刀柄上的LED灯发射的光线被传导并在底座的第一端汇聚而发射到刀头的刀片前端,为实施拆线的操作者提供照明,无需另外的人来实施照明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侧示意图;
图4是与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配合使用的刀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刀柄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与刀柄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眼科拆线刀头,其包括:刀片1、底座2。
底座2由透明塑料制成,形成为锥台状,且底座2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底座2的外周和第二端上设置有反射光的涂层,使得自内向外发射的光线仅可从底座的第一端射出。
底座2的第一端与刀片的末端固定;底座2的第二端形成有圆柱形插槽4,用于插入设有LED灯22的刀柄6的前端5;底座2的第一端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凸透镜3,以对自底座第一端射出的光线进行汇聚。
刀柄6中还包括电池21、电阻24、开关23。LED灯22与电池21、电阻24、开关23串行连接。刀柄6的一个功能是插在刀头中便于操作刀头,第二个功能就是手电,其电路构成与手电筒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图4中尽管没有示出电阻24的具体安装位置,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电阻24可以安装在刀柄6内。
使用时,将刀柄6的前端5插入刀头的底座2中,然后按下开关23,前端5中的LED灯22发光,光线在底座2中被传播和反射,经凸透镜3聚光后自底座2的第一端发射出而照射到刀片1的前端,方便操作者进行拆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7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