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传输板及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7743.5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辉;罗洪旭;于强;李卓;白阳;程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条 信号传输板 导电铜排 电池组件 铜箔 电路板主体 信号输出端 电压信号 负输出端 温度信号 正输出端 电池组 电池 正极 本实用新型 电路导通 负极连接 质量降低 负极耳 正极耳 焊接 平行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板及电池组件,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所述信号传输板,包括:电路板主体、铜箔部和导电铜排,导电铜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与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连接;铜箔部包括多条平行且间隔的铜箔条,铜箔条用于与电池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焊接,任意相邻两条铜箔条之间设置有间隙;铜箔条的厚度为0.2‑0.5mm;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总正输出端、总负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总正输出端和总负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导电铜排连接,以使电路导通;信号输出端与铜箔部连接,用于收集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使用铜箔条进行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的传输,从而可以使整个电池组件质量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板及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在节能减排、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产业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电动汽车正在渐渐的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电动汽车也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一大分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池系统。而电池的成组技术是决定该系统是否可用的技术关键。
从现有电池技术和成本考虑,目前锂离子电池最适合用于电动汽车,所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影响着电动汽车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也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便携式消费电子类的小功率产品逐步扩展到电动汽车等大功率产品。
传统的电池组件内包括多个电池和2-4mm厚的铜排,电池的极耳焊接在铜排上,通过铜排导通电路,并且在铜排上设置有端子,通过端子可以检测电池组件的电压差。
但是采用该种方式,铜排不仅要完成电路的导通,还要实现电信号的传递,所需要的铜排的厚度较厚,导致整个电池组件的重量和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板及电池组件,以缓解了现有的铜排重量较重,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板,包括:电路板主体、铜箔部和导电铜排,所述导电铜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与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铜箔部包括多条平行且间隔的铜箔条,所述铜箔条用于与电池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焊接,任意相邻两条铜箔条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铜箔条的厚度为0.2-0.5mm;
所述电路板主体上设置有总正输出端、总负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总正输出端和总负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铜排连接,以使电路导通;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铜箔部连接,用于收集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路板主体和铜箔部一体成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铜箔部的数量为多个。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铜箔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铜箔部间隔设置,且所述总正输出端、总负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位于两个所述铜箔部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以及上述的信号传输板,所述电池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任意相邻两个电池中,其中一个电池的正极耳与另一个电池的负极耳焊接,以使多个所述电池串联连接;
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包裹在所述铜箔条上;
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均包括焊接部,以使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与所述铜箔条焊接;
多个焊接在一起的正极耳和多个焊接在一起的负极耳分别与所两个述导电铜排电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焊接部包括焊线,所述焊线与所述铜箔条的长度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7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托架
- 下一篇: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