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146.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9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晨;刘涛;韩黎明;谢臻;唐科;焦焕静;董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依恩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6 | 分类号: | E02D13/06;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电编码器 插板机 塑料排水板 本实用新型 施工监测 自动监测 卷扬机 打桩 输入端连接 数据输出端 工程施工 监测结果 施工过程 数据保证 可信度 套管 施工 监控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磁电编码器、第二磁电编码器和PLC控制器;第一磁电编码器设置在插板机套管的顶端,且与塑料排水板相接触;第二磁电编码器设置在插板机的卷扬机上;第一磁电编码器和第二磁电编码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结果可信度高,可以实现塑料排水板插板机施工过程的自动监测,其中包括打桩深度、塑料排水板用量方面的自动监测,随时监控施工质量,可为插板机施工提供完整工程施工数据,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数据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堆载预压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先对地基施加载荷,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缩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达到预定标准后再卸载,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地基处理速度,人们往往施打塑料排水板或砂桩形成有效排水通道,用以加快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塑料排水板有波浪型、口琴型等多种形状。塑料排水板的中间为挤塑芯板构成的排水带骨架和通道,其两面以非织造土工织物包裹作滤层,中间的芯板起支撑作用并将滤层渗进来的水向上排出,是淤泥、淤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及杂填土运用排水固结法进行软基处理的良好垂直通道,能够大大缩短软土固结时间。
人们一般采用插板机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地基,地基中孔隙水经由塑料排水板排出至上部砂层,形成纵向排水通道,大大缩短土体固结时间。在目前施工工艺中塑料排水板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对处理深层淤泥形成纵向排水通道方面有巨大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地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存在缺陷等一系列原因,塑料排水板插板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施工中塑料排水板不下带或者回带过长,进而直接导致形成的排水通道深度不够,影响堆载效果。针对这个问题,传统的补救措施是进行补打施工,这样既耗费人力物力,又延长了工期,且不利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包括:第一磁电编码器、第二磁电编码器和PLC控制器;所述第一磁电编码器设置在插板机套管的顶端,且与塑料排水板相接触;所述第二磁电编码器设置在插板机的卷扬机上;所述第一磁电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磁电编码器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插板机施工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A、对第一磁电编码器进行校准,得出其转动圈数与塑料排水板用量之间的方程式s=ax1,其中s为塑料排水板的用量,x1为第一磁电编码器的转动圈数,a为线性参数;
B、对第二磁电编码器进行校准,得出其转动圈数与套管打桩深度之间的方程式h=bx2+c,其中h为打桩深度,x2为第二磁电编码器的转动圈数,b、c均为线性参数;
C、插板机施工过程中,第一磁电编码器随着塑料排水板的运动而转动,并将其转动圈数发送给PLC控制器;第二磁电编码器随着卷扬机的转动而转动,并将其转动圈数发送给PLC控制器;
D、PLC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磁电编码器和所述第二磁电编码器的校准结果,分别计算出本次施工过程中塑料排水板的实际用量和套管的实际打桩深度;
E、将塑料排水板的实际用量与套管的实际打桩深度进行对比,即可得出本次施工中塑料排水板的插入深度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依恩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依恩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1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向装置
- 下一篇:超百米满管碾压混凝土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