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175.0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4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朕;苏蕾;乔毅;王广义;王子豪;颜嘉晨;萧海敬;许志国;吴闪闪;李志今;龙飞映;张晓健;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01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进水管 增氧 河道 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 纯氧 本实用新型 增氧系统 抽水泵 储存罐 输出口 溶解氧 上游端 输入口 下游端 氨氮 降解 河水 转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包括进水管、抽水泵、纯氧储存罐、增氧锥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口与水体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口与增氧锥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抽水泵与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河水抽至增氧锥,所述纯氧储存罐的输出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口与增氧锥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口与水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河道的下游端,所述出水管位于河道的上游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降解转化水体中COD、氨氮、TN、TP,可广泛应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河流黑臭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探寻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黑臭水体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该类污水严重的降低了城市美感,影响良好城市氛围的营造,并且也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河流黑臭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水体严重污染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缺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臭味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致使水体黑臭。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作为重要资源和污水载体的城市河流已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黑臭问题严重。直接消除河流黑臭的途径是向河水中补氧,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繁殖生长,阻断臭味产生;另一方面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直接氧化河水中还原性的铁和锰向河流补氧。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完善的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
名词解释:
COD: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TN:总氮,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TP:总磷,是废水中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磷的总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增氧系统,包括进水管、抽水泵、纯氧储存罐、增氧锥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口与水体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口与增氧锥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抽水泵与进水管连接,用于将河水抽至增氧锥,所述纯氧储存罐的输出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口与增氧锥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口与水体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河道的下游端,所述出水管位于河道的上游端。
进一步,还包括箱体,所述纯氧储存罐和增氧锥设置在箱体内。
进一步,还包括水氧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水氧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溶氧探头和显示单元,所述溶氧探头和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溶氧探头安装在水体内。
进一步,还包括检测处理装置,所述检测处理装置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检测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读取单元和处理器,所述数据读取单元分别与水氧浓度检测装置和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连接至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口距离箱体120~200m,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口距离河道水底0.4~1m。
进一步,在出水管中段安装有进气阀门和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端口与纯氧储存罐的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增氧锥的横截面为一个上部窄下部宽的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采用直径为90mm的pvc管道。
进一步,在进水管的一端口设有过滤网膜,所述过滤网膜的孔径为0.5cm。
进一步,所述抽水泵为离心式管道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