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264.5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雄;姚林宏;姚秋果;郑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合宏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 11497 | 代理人: | 黄小临;冯玉清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伽玛 辐射 临界事故报警仪 监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 报警单元 报警信号 机箱 报警 模块化设计 探测器配置 辐射监控 临界事故 启动报警 显控单元 预定值时 报警仪 检测 探测器 主机 转发 维修 配置 升级 应用 | ||
1.一种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10),包括机箱(112)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显控单元(114)、多个监测单元(116)、以及报警单元(118);以及
多个探测器(130),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监测单元,每个探测器配置为检测环境中的伽玛辐射,并且在所检测的伽玛辐射达到预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报警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多个监测单元转发的所述报警信号来启动报警装置(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探测器包括三个探测器,所述多个监测单元包括三个监测单元,所述报警单元配置为当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启动所述报警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每个探测器包括:
低量程盖革管(132)、高量程盖革管(134)、以及快响应盖革管(136);以及
处理电路(138),用于对每个盖革管的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在所述低量程盖革管和所述高量程盖革管中的至少一个测量的剂量率超过预定值时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并且在所述快响应盖革管测量的快响应脉冲数超过预定值时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包括ARM微处理器和连接到所述ARM微处理器的存储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包括:
第一组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以及
第二组继电器,包括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和第六继电器,
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继电器中的每个包括至少三对触点,其中第一对触点和第二对触点为开关触点,第三对触点为控制触点,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对触点(1-1、2-1和3-1)的一端并联连接到第一公共输入端(IN1-1),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另一继电器的第二对触点(2-2、3-2和1-2)的一端,第二对触点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到第一公共输出端(OUT1-1),第三对触点(1-3、2-3和3-3)分别用于接收三个探测器的第一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继电器的第一对触点(4-1、5-1和6-1)的一端并联连接到第二公共输入端(IN2-1),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另一继电器的第二对触点(5-2、6-2和4-2)的一端,第二对触点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到第二公共输出端(OUT2-1),第三对触点(4-3、5-3和6-3)分别用于接收三个探测器的第二报警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输入端(IN1-1)和所述第二公共输入端(IN2-1)并联连接到所述报警装置(150),或者
所述报警装置(150)包括第一报警装置和第二报警装置,所述第一公共输入端(IN1-1)和所述第二公共输入端(IN2-1)分别与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和所述第二报警装置串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每个都制作成插件的形式安装于所述机箱中,并且所述显控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每个都包括EMI滤波和隔离电源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通过RS485总线彼此连接且连接到主控计算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主控计算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伽玛辐射临界事故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配置为向对应的探测器供电,接收来自其的探测数据和报警信号,以及对其进行自检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合宏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合宏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2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