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477.8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有;费振超;周安梁;李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1/12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赵鹏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横梁 拱形 槽间 凸楞 导电板 阴极板 本实用新型 新型不锈钢 拱形凹槽 冶金技术领域 电耗 导电接触 工作效率 接触方式 槽电压 导线板 接触处 接触点 面接触 线接触 电效 左端 伸出 移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属于冶金技术领域。阴极板顶部设有两端伸出的导电横梁,导电横梁两端底部均设有槽间导电板,槽间导电板顶部设有左右两条拱形凸楞,导电横梁左端搭在一槽间导电板顶部的右侧拱形凸楞上,导电横梁右端搭在另一槽间导电板顶部的左侧拱形凸楞上,导电横梁与槽间导线板的拱形凸楞接触处开设有拱形凹槽,拱形凹槽与拱形凸楞的弧度半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将导电横梁接触方式由原来的线接触优化成面接触,增大导电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点电压,降低了槽电压,同时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防止阴极板移动,提高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电效的提升和电耗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铜电解ISA法不锈钢阴极板与槽间导电板接触的导电横梁底边被加工成圆弧形,由于铜电解槽导电排上的接触面也为弧面凸起,导电横梁与阴极板在电解槽中自然垂直,与槽间导电板呈线性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电压较高,产生较高的槽电压,不利于电效的提升和电耗的降低,铜电解电接触的接触压力来源于阴极和阳极的重力,根据阴极和阳极在不同电解时间的物料重量,其接触压力属于较大接触压力范围,因此宜采用面接触形式,以降低接触电阻,达到降低槽电压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提升了电效,降低了电耗,同时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提高稳定性,防止阴极板移动,提高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制作简单,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包括阴极板和导电横梁,阴极板顶部设有两端伸出的导电横梁,数个阴极板等间距的插入电解槽内,导电横梁位于电解槽外,导电横梁两端底部均设有槽间导电板,槽间导电板顶部设有左右两条拱形凸楞,导电横梁左端搭在一槽间导电板顶部的右侧拱形凸楞上,导电横梁右端搭在另一槽间导电板顶部的左侧拱形凸楞上,其中,导电横梁与槽间导电板的拱形凸楞接触处开设有拱形凹槽,拱形凹槽的弧度半径与拱形凸楞的弧度半径相同,在装槽通电过程中,阴极板的导电横梁上开设的拱形凹槽与槽间导电板上的拱形凸楞相契合,将接触方式由原来的线接触优化成面接触,增大导电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点电压,降低了槽电压,同时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防止阴极板移动,提高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电效的提升和电耗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导电结构使阴极板导电横梁与槽间导电板接触方式由原来的线接触变成面接触,既增大了导电接触面积,又降低了接触点压降,进而提升了电效,降低了电耗,同时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提高稳定性,防止阴极板移动,提高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制作简单,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槽间导电板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槽间导电板配合后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阴极板,2、导电横梁,3、拱形凹槽,4、槽间导电板,5、拱形凸楞,6、电解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不锈钢阴极板导电横梁,包括阴极板1和导电横梁2,阴极板1顶部设有两端伸出的导电横梁2,数个阴极板1等间距的插入电解槽6内,导电横梁2位于电解槽6外,导电横梁2两端底部均设有槽间导电板4,槽间导电板4顶部设有左右两条拱形凸楞5,导电横梁2左端搭在一槽间导电板4顶部的右侧拱形凸楞5上,导电横梁2右端搭在另一槽间导电板4顶部的左侧拱形凸楞5上,其中,导电横梁2与槽间导电板4的拱形凸楞5接触处开设有拱形凹槽3,拱形凹槽3的弧度半径与拱形凸楞5的弧度半径相同,在装槽通电过程中,阴极板1的导电横梁2上开设的拱形凹槽3与槽间导电板4上的拱形凸楞5相契合,将接触方式由原来的线接触优化成面接触,增大导电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点电压,降低了槽电压,同时起到了定位的作用,防止阴极板1移动,提高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更有利于电效的提升和电耗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阴极钢棒软带不停电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锌电解种板涮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