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860.3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基板 空白区域 突起 胶框 背光源组件 上偏光片 条形光栅 下偏光片 上基板 本实用新型 电路区域 三维显示 依次叠加 支撑作用 下表面 受力 叠加 破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LCD组件、背光源组件和胶框,所述LCD组件和背光源组件叠加并位于所述胶框内;所述LCD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条形光栅、上偏光片、上基板、下基板和下偏光片,下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偏光片、上基板、和下偏光片的长度,该下基板包括用于布置TFT层的电路区域和空白区域;在胶框上位于下基板的空白区域一侧的部分具有至少一突起,该突起与下基板的空白区域下表面接触。该方案通过设置突起与下基板接触,实现对下基板起支撑作用,在受力的时候该下基板不会轻易发生破裂;再者设置条形光栅,能够产生三维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显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为主,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平板显示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液 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 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点。
随着电子电路的集成化发展,对液晶显示模组的集成要求也越来越高。因 此LCM得到快速发展。LCM(LCD 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 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 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随着LCM(液晶显示模块)技术的不断进步、成 熟,LC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LCM显示模组由于需要集成驱动电路和控制器等,因此需要在LCD结构 的一个基板上固定该电路和/或控制器,因此该基板的尺寸大于LCD结构的其 他叠层的尺寸,装配后,该基板在胶框中镂空,在受力后容易发生损坏。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目 的在于解决液晶显示模组受力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LCM液晶显示模组,包括LCD组件、背光源组件和胶框,所述LCD
所述LCD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条形光栅、上偏光片、上基板、下基板和 下偏光片,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形成收容有液晶的密封空间,在下基板的上 表面具有TFT层,其中,所述下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偏光片、上基板、和下 偏光片的长度,该下基板包括用于布置所述TFT层的电路区域和空白区域;
所述胶框上位于下基板的空白区域一侧的部分具有至少一突起,该突起与 下基板的空白区域下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光栅为条形光栅显示屏,该条形光栅显示屏连接一个 驱动器,该驱动器电连接一个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突起与胶框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胶框内表面设置至少两个突起,该至少两个突起沿宽度 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突起为圆柱体结构或圆台体结构。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突起,该两个突起分别设置在胶框位于空白区域一侧 的两个角落处。
进一步的,每个突起的顶端具有缓冲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胶框内设置容置槽,所述背光源组件位于该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