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粘性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0059.2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清;黄洪平;楚宪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大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 | 分类号: | F16D25/063;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轮 活塞 内齿圈 主动轮 油缸 液体粘性传动 本实用新型 齿轮盘 配油盘 输出轴 输入轴 碟簧 楔面 固定连接齿轮 可轴向移动 固定设置 滑差传动 维护维修 进油盘 控制油 动轮 内腔 油膜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配油盘、输出轴、进油盘、主动轮、被动轮、内齿圈、齿轮盘、油缸、碟簧、活塞和箱体,主动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被动轮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内齿圈内设置可轴向移动的齿轮盘,油缸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盘和输出轴,被动轮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与油缸之间设置有碟簧。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推动被动轮,调节被动轮与主动轮两楔面之间的间隙,控制油从配油盘进入主动轮内腔,在两楔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不同大小力矩的传递,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成本低,无滑差传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它的输入轴与电机相连,输出轴与负载相连,调节内部摩擦片之间的油膜厚度,能实现负载的软起动与调速。
背景技术
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又称油膜离合器,现有装置采用摩擦片来实现机械的软起动和调速,这是一项比较传统的技术。但普通结构的液体粘性传动装置有很多技术难题。
装置内部的旋转部件如主、从动摩擦片过热易烧结粘连,失去调速作用;普通结构的液体粘性调速装置输入轴和齿鼓加工成一体式结构,齿鼓上的外齿经常会被磨损,所以更换齿鼓时必须一同更换输入轴,加工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液体粘性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配油盘、输出轴、进油盘、主动轮、被动轮、内齿圈、齿轮盘、油缸、碟簧、活塞和箱体,主动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被动轮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内齿圈内设置可轴向移动的齿轮盘,油缸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盘和输出轴,被动轮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与油缸之间设置有碟簧。
所述主动轮设有卸荷孔,内壁底面加工有导流花纹。
所述主动轮的内壁与所述被动轮的外壁为楔形斜面结构。
所述配油盘与所述进油盘设有进油口,分别通过输入轴和输出轴向主动轮和油缸输送油液。
所述被动轮的前端凸头由向心推力轴承固定支撑在主动轮的凹槽内,后端通过螺栓与活塞固定连接。
所述配油盘与所述箱体之间安装有端盖。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由主、被动轮代替主、从动摩擦片,结构简单,脱离可靠;内齿圈和齿轮盘导向滑动连接,避免出现滑差现象,提高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形式示意图。
其中,1、箱体 2、输入轴 3、配油盘 4、端盖 5、主动轮 6、被动轮 7、内齿圈 8、齿轮盘 9、油缸 10、碟簧 11、活塞 12、进油盘 13、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液体粘性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2、配油盘3、输出轴13、进油盘12、主动轮5、被动轮6、内齿圈7、齿轮盘8、油缸9、碟簧10、活塞11和箱体1,主动轮5固定设置在输入轴2上,被动轮6上固定安装有内齿圈7,内齿圈7内设置可轴向移动的齿轮盘8,油缸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盘8和输出轴13,被动轮6与活塞11固定连接,活塞11与油缸9之间设置有碟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大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大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0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锁止面汽车同步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湿式双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