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音频检测插头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3510.6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6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杜炯;李刚;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A61B5/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陈平;高之波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体 插头 引脚 本实用新型 检测系统 检测装置 音频检测 配置 可控 切换检测装置 插头端部 开关控制 连通状态 插拔 绝缘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音频检测插头和检测系统,插头端部设有第一引脚,第一引脚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的一端配置为与检测装置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配置为与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体的一端配置为与检测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配置为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引脚分割成相互绝缘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再由开关控制二者的连通状态,进而切换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插头来回插拔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糖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音频检测插头、检测系统及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需要长期进行监控和治疗的慢性疾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目前监控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通过频繁地监测血糖浓度并精确、及时地以此为依据调整体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有效控制血糖浓度。
血糖仪是能够快速得到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和饮食计划的精密电子医疗器械。由于其操作方便,易于便携,检测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门急诊和患者家里。现有的血糖浓度检测设备,平均每天要抽血检测两次,但是,对于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特别是长期的数据统计,对于糖尿病人的长期给药和治疗方案而言,对血糖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并系统化保存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对疾病的病程控制和药物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血糖仪一般是通过将连有读取分析设备的音频插头插入血糖仪,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分析。音频插头的的插入检测一般通过在插头的某一节(通常在第三节接地线上)上设置两个导点,然后检测两个导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来判断插头是否插入设备。而一些需要长期跟这类设备进行联通的第三方设备,需要频繁的对插头进行插拔来达到切换设备的不同状态。比如,某些血糖仪的AUX插口插入下会自动进入数据传输模式,不插入插头才能进行血糖检测。目前通常通过增加电动插拔结构(电机控制插头机械插入拔出)或人工机械插拔接口(人工拨动外部结构件来推动插头)来切换插入模式。这些方式不可避免的导致结构复杂甚至操作体验差,更有甚者,在音频插头频繁和插拔过程中容易导致血糖仪上的插口或音频接头损坏,造成二者接触不良,影响数据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音频检测插头、检测系统及数据采集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控音频检测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
第一引脚,设于插头本体的端部,第一引脚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的一端配置为与检测装置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配置为与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体的一端配置为与检测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配置为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控音频检测插头的有益效果是,插头本体能够插入检测装置中,使插头上的第一引脚的两片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能够与检测装置内的正负两极进行电连接和数据连接,插头与检测装置可以一直保持同一种结合状态,仅通过开关即可控制检测装置正负两极的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引脚分割成相互绝缘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再由开关控制二者的连通状态,进而切换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插头来回插拔的弊端。检测装置可以是血糖仪、血压仪等任何可使用aux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为环片状。其有益效果是,环片不仅能够更贴合插头本体,保持插头能够满足现有技术中的常见尺寸,还能使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在和检测装置配合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证接触良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对设置于插头本体的两侧。其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对称分布,更加合理,保证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绝缘性优异,且与检测装置的接触良好,仅能够通过开关控制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的电连通和数据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3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