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足浴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4066.X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王家辉;李凯;冯宇;贺幸;李炳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百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022 | 分类号: | A47K3/022;A61L2/10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611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浴介质 本实用新型 加热板 浴盆 加热 恒温足浴盆 送风管道 浴盆本体 体内 足浴 理疗保健 内循环式 送风结构 送风装置 用户利用 热风 盛放 通孔 回收 传递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足浴盆,包括用于盛放足浴介质的浴盆本体和设置在浴盆本体内用于对足浴介质加热的加热板,所述浴盆本体内设有用于将加热板加热的热风传递给足浴介质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浴盆本体内还设有用于为加热板提供风的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浴盆本体内设置的加热板可以不断对足浴介质进行加热,避免足浴介质的热量不断散失,从而使用户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足浴时可以达到较好的理疗保健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助,用户即可进行足浴,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循环式的送风结构,有效的降低了足浴介质的热量的散失,同时足浴介质的热量会被回收进而有效的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理疗装置,特别涉及恒温足浴盆。
背景技术
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本草拾遗》中都有对沙浴疗法比较详尽的描述。比如陈藏器在其所著的《本草拾遗》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六月河中诸热沙,主风温顽痹不仁,筋骨挛缩,风掣瘫痪,血脉断绝。取干沙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沙浴后,人体全身气血运行加快,有利于保持经络通畅,进而攻邪外出,对于寒湿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另外,沙浴相较于泥浆浴而言,更容易加强人体的汗腺分泌,有利于加速水肿的消散,促使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此外,沙浴还具有防止人体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促进渗出液吸收等作用;从现代康复医学的角度讲,沙浴还具有较好的磁疗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和血管栓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均具良好的功效。通过沙浴的热疗、磁疗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调整全身的生理反应,进而激活与恢复人体的神经功能,改善患病部位的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机体的整体平衡,以此达到治病的效果。
市面上现有的沙浴用品首先将沙子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沙子覆盖在使用者的身体部位上,且必须专业人员辅助使用;由于沙子的比热容低和其导热性较好,所以其热量散失较快,因此达不到较好的效果;沙浴材料清洁一般都是人工清洗,筛选,沙子质量较大,进而清洁起来十分麻烦。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恒温足浴盆,利用内部的循环式送风结构对沙子进行加热,可以节省能源,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助即可享受沙浴。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足浴盆,包括用于盛放足浴介质的浴盆本体和设置在浴盆本体内用于对足浴介质加热的加热板。
进一步,所述浴盆本体内设有用于将加热板加热后的热风传递给足浴介质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浴盆本体内还设有用于为加热板提供风的送风装置。
进一步,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用于增压加气的涡轮及与涡轮同轴连接的涵道风机,涵道风机设有向加热板输送风的风机风道。
进一步,所述浴盆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传输风力的过滤风道,过滤风道上设有上风道和下风道。
进一步,所述过滤风道内设有用于过滤杂物的滤芯。
进一步,所述浴盆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感应足浴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所述浴盆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对足浴介质杀菌消毒的紫外线灯。
进一步,所述涵道风机具有风速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浴盆本体内设置的加热板可以不断对足浴介质进行加热,避免足浴介质的热量不断散失,从而使用户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足浴时可以达到较好的理疗保健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助,用户即可进行足浴;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百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百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4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