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6611.9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龙;张继文;王建业;齐二恒;李攀;丁吉峰;张新;于永堂;杜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E02D1/0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段 混凝土段 沉降观测标志 冻胀 土体 地表沉降监测 本实用新型 地区标准 施工监测 施工结构 钻孔 冻土 混凝土材料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同轴设置 位置不变 扩孔段 布设 沉降 套管 竖向 浇筑 保证 节约 | ||
1.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布设的钻孔段、同轴设置在所述钻孔段下部的扩孔段和设置在所述钻孔段上部的沉降观测标志(4),所述钻孔段的下部设置在所施工监测点所处地区标准冻土线(7)的下方;
所述钻孔段由手持式地钻施工形成的钻孔和浇筑在所述钻孔内的上混凝土段(1)组成,所述沉降观测标志(4)设置在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上部,所述钻孔为圆形孔,所述钻孔的直径为φ150mm~φ170mm,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外侧与所述钻孔的内侧设置有套管(3),所述上混凝土段(1)设置在所述套管(3)内,所述套管(3)的高度大于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高度,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顶部设置在地面的上方;
所述扩孔段包括人工挖孔形成的扩孔和浇筑在所述扩孔内的下混凝土段(2),所述扩孔为圆台形孔,所述扩孔顶部的直径与所述钻孔的直径相同,所述扩孔段底部的直径不小于φ320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钻孔的深度h,所述下混凝土段(2)的高度与所述扩孔的深度H相同,且(h+H)≥a+500mm,其中a为所施工监测点所处地区标准冻土线(7)与所述地面之间的距离,a的单位为mm;所述扩孔的深度H≥3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钻孔顶部的上方,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顶部与所述钻孔顶部之间的距离为45mm~55mm。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为PVC套管,所述PVC套管的长度L≥h+100mm,所述PVC套管的底部与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底部布设在同一平面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外侧与所述钻孔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层(6)。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观测标志(4)包括竖直插装在所述上混凝土段(1)内的竖向杆(4-1)、设置在所述竖向杆(4-1)上端的半球形标头(4-3)和水平布设在所述竖向杆(4-1)下端的横向杆(4-2),所述竖向杆(4-1)与所述横向杆(4-2)呈垂直布设,所述横向杆(4-2)设置在所述上混凝土段(1)内,所述横向杆(4-2)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混凝土段(1)的直径,所述半球形标头(4-3)与所述竖向杆(4-1)呈垂直布设,所述竖向杆(4-1)、横向杆(4-2)和半球形标头(4-3)加工为一体。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4-1)的直径为φ12mm~φ16mm、长度为180mm~220mm,所述半球形标头(4-3)的直径为φ24mm~φ26mm,所述横向杆(4-2)的直径为φ12mm~φ16mm、长度为70mm~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66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基坑监测点防护装置
- 下一篇:基于lora组网技术的软基处理监测系统